你是喜欢大绵阳还是小绵阳?四川绵阳1985年为什么要撤地建市?
绵阳,和成都隔着一段不算长的距离,可就是挤不进“一线”城市榜单,嘴上说没关系,心里谁都明白,绵阳永远都是四川省的“老二”。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城市版图,谁也绕不开这座城市。绵阳,GDP逼近四千亿,人口七百多万,地处川西北腹地。它是成都铁杆小弟——却又远比啥“绵竹”“德阳”显眼得多。看最新统计,绵阳始终占据老二的位置,其他市(州)连望尘莫及的力气都省了。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axegupay5k/df180e0f5580494eab6d7ec6d160c86a~tplv-tt-large.image?_iz=30575&lk3s=06827d14&x-expires=1758425101&x-signature=o10fMjeotRBQt1zVOyPyC%2B26yq0%3D
随便去网上一刷,小桥村的航拍图清晰可见,整洁、安静。城市里高楼连片,河道拉开了绵阳开阔的胸怀。可是,有人就抛出那句老生常谈——绵阳和成都差得远。“要是绵阳没分出去那么多地方,今天能不能和成都对着干?”这种说法听过好多次,有点意思,但也有点想笑。真有这么容易?
其实“老大”跟“老二”到底差多远?有人喜欢“大绵阳”,想着一块发展,一块做梦。也有人觉得“小绵阳”灵巧,没那么多事。到底哪种好,一刀切说不明白。现在的绵阳,身板虽没成都壮,但在四川,除它外没谁敢拍胸脯说能把剩下的城市全碾压。这是事实,可也绕不开那些年风风火火的拆分。
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6w9my0ksvp/733b551464bf442fbe99d816b419f08a~tplv-tt-large.image?_iz=30575&lk3s=06827d14&x-expires=1758425101&x-signature=6UvJT%2BLMGjimZmU%2FMo%2FduEHuW0U%3D
故事要从1985年那个冬天说起。2月8日,国务院的一纸批文定下基调——撤销绵阳地区,建立正儿八经的地级绵阳市。这话翻译过来就是,老绵阳变新绵阳,不再是地级地区那种“大包大揽”,直接由省里属地管理。原本的县级绵阳划成市中区,外加周围的梓潼、安县、江油、平武、北川、三台、盐亭等几块,列编成了新的行政区划。
事情没这么简单。那些年,原本归绵阳管的广元、遂宁周边一大片地,哗啦啦全划了出去,新成立广元、遂宁两个市。有人说这是大绵阳变小绵阳的分水岭,要不然今天可能结局全不一样。
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6w9my0ksvp/a58b3495a61d42c1b86a2be64a84f592~tplv-tt-large.image?_iz=30575&lk3s=06827d14&x-expires=1758425101&x-signature=M72%2FurjzMDLmSlleBhPB%2FNksT3w%3D
可那年头儿没啥选择余地。五十年代,新中国刚成型,四川这地方分成好多专区:剑阁、遂宁、绵阳,一个专区一群县。后来自然条件所迫,合并、拆分,合成了19个县,人口超千万。到八十年代初,这摊子太大,问题接踵而来,单靠老牌委员们批条子忙不过来,经济一直拉不动,基础设施差得要命。下雨就灾荒,旱一点也不行,年年为救灾焦头烂额。慢慢就有人觉得,跨度太大了,还不如拆开好管。
其实吧,上头说拆分,一半是实事求是,一半是被动应对。1983年春,地方一些头头提议,绵阳撤地建市。按文件说法,既是为了解决生产力发展问题,也是形势逼的。那些年,经济几乎没增长,财政一点余粮也没。搞城市建设更难。一不留神,各县自扫门前雪,中心城市啥事也推不动,还指望靠农村撑经济?那只能是痴人说梦。
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6w9my0ksvp/4553fa9fbd8249d592c2e00bf8a797c1~tplv-tt-large.image?_iz=30575&lk3s=06827d14&x-expires=1758425101&x-signature=5Jp36jC3PFlm9IdXfD5Y%2FottujU%3D
拆分之前,绵阳光管理就忙得不行。19个县,人多事杂,资源调配光是分水分电都拉锯成一锅粥。拿当时的冶金工业部长城钢厂来说,每年需要十万千瓦发电量,可省里给整个绵阳地区的总配额才八万千瓦。钢厂吃进去五万,剩下三万分给全市用。办公、居民照明全得省着点,这种日子能干出啥成绩来?要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,或许还有些活路,但那就是老天爷心情说了算。
还有件怪事。大绵阳拆分成小绵阳,偏偏成就了今天的绵阳。拆分之前,绵阳地委重心在农村。说真的,那时候哪是什么工业城市?农业还拖着后腿。改制之后,城市慢慢地学会自己走路,经济数年翻倍上涨,城市扩张了,高校和产业也招进来了。听起来是不是像个田里翻身的成年人?但城市形象还是不够新,房子是新盖的,路是新修的,氛围却始终差点意思。这种不完美,有人说是历史遗留,有人觉得关键在于气质。
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6w9my0ksvp/c994e07ec8674a53b80e1565d0eaa68f~tplv-tt-large.image?_iz=30575&lk3s=06827d14&x-expires=1758425101&x-signature=2Koc%2BpybEmaxUty905LCGrz7vpQ%3D
打铁还要自身硬。九十年代的绵阳城区,热闹是有了。楼房比之前高出一头,广场、商场也冒出来了。可你说它和成都一样?那是牛皮。还是差口气,细看那些旧城区,街巷仍然不宽,公交车吱吱呀呀地穿行。市区的教育、科技虽然说得上,但和成都差距不是一星半点。
不过绵阳倒也不全靠天吃饭,毕竟“西部硅谷”的牌子不是空喊出来的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、航天九院、绵阳中学这些单位都撑起半边天。国家“十三五”期间,绵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达3.5%左右,直接碾压绝大多数二线城市。立足现在看,绵阳在新一轮产业升级里蹿得还挺快,“芯片城市”“科技新城”不是假大空。可真到投资、招商环节,外部环境还是制肘,大企业就是不愿外迁,市里只能拿政策狠砸市场,结果和成都会拉开一个身位都难。科技强,但终究金融、交通、外贸这一盘子撑不起来。
https://p3-sign.toutiaoimg.com/tos-cn-i-6w9my0ksvp/5f1e3c1ecd2b4847a61e74ff7f495f46~tplv-tt-large.image?_iz=30575&lk3s=06827d14&x-expires=1758425101&x-signature=iQhBrWjWwmjLMLQ9KQ6wXTywn70%3D
反过来说,如果没有当年撤地建市,绵阳现在是啥样?可能更大,广元、遂宁都在自己怀里,也许数据更好看吧。但也不一定。摊子大,负担重,光顾着救灾、分家产,几个县能齐心协力才怪。到头来也可能因为大而飘。今天的“老二”绵阳,虽然不“富”,但也算稳定。
有趣的是,绵阳的人,骨子里其实带点矛盾。一部分人想要成为“超级大城”,再大点更好;另一部分觉得小城市安稳,有就行了。市区扩张得再多,外围县区还在争资源。城市发展的步伐比想象中慢,但普通人又习惯慢慢来。他们会说,反正成都不能指望,自己忙自己的,也是一种活法。像不像那种内心强大,嘴硬心软的老邻居?
网上偶尔会冒出小道消息,是什么“绵阳做大做强”和“绵阳走向衰落”,其实说白了,既不悲观也不乐观。老一代人回忆五十年代看过的乡下小桥,再望如今的绵阳夜景。物是人非,不全一样,也不全不一样。
不排除,有那么一天,有人会羡慕绵阳当年的豪气,感叹现在的小日子平淡。但真要选各自的路,是每个人的事。行政区划早就画定了,新生代的绵阳人,应该更关心生活、教育、发展、环境,而不是过去的“拆分”。
到头来,绵阳的故事嘛,还得看将来走哪去。历史停不下来,城市就得走着瞧。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