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沙局势出现缓和迹象,但距以色列“彻底收手”还很远
【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,谢绝转载】
文|小彻 作家、媒体人
加沙问题将迎来结局?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向卡塔尔道歉,称不会再发动袭击,美国抛出“20点和平计划”,土耳其总统下令驰援加沙。看上去中东好像即将走进新阶段。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,很多迹象表明,以色列还没有到收手时刻。
先看第一件事。9月29日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、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三方电话会议。电话里,内塔尼亚胡罕见地向卡塔尔道歉,说对袭击多哈导致一名安全部队人员死亡“深感遗憾”,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发动类似袭击。要知道,以色列在中东几乎没怎么低过头,这一次算是“跌份儿”了。问题是,以色列为什么要这样?很明显,它现在孤立无援,压力山大。
过去几天,法国、英国、比利时、卢森堡、葡萄牙等国接连承认巴勒斯坦国,马克龙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宣布承认,这个动作分量很重。要知道,到目前为止,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里,已经有150多个承认巴勒斯坦国,美国是唯一一个常任理事国没承认。承认潮的背后,其实就是把以色列推向国际孤立。内塔尼亚胡去联合国演讲,台下代表纷纷起身离场,就是最直接的表现。再加上他的专机为了绕开欧洲一些国家领空,不得不多飞600公里,这种场面很少见。可以说,以色列现在成了过街老鼠。
再看第二件事,美国立刻宣布了一份“加沙和平计划”。计划规定,以色列和哈马斯要立即停火,在72小时内交换所有人质。以色列军队分阶段撤出加沙,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,加沙由技术官僚组成的委员会临时治理,还要由一个叫“和平委员会”的国际机构监督,特朗普亲自主持。从表面看,这是个中间方案,但细看就是在照顾以色列利益,把哈马斯排除在治理之外。
那么问题来了,哈马斯会接受吗?哈马斯一名高官直接说,这个计划几乎是“美以协议”。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更激烈,认为这只是“继续侵略的方案”。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也批评,这份方案剥夺了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权,把封锁和占领合法化。说白了,美国和以色列想通过谈判实现军事上没做到的事。那哈马斯如果拒绝,特朗普已经放话,会全力支持以色列摧毁哈马斯。这样看,所谓“和平计划”其实更像是逼迫哈马斯接受条件,否则战争升级。
再看第三件事,土耳其的动作。9月29日,土耳其总统下令出动两艘护卫舰护送人道主义救援船前往加沙。此前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派出军舰加入“全球坚韧船队”,这支船队有50多艘船,目的就是打破以色列封锁,把物资送进加沙。问题是,船队此前遭到无人机袭击和通信干扰,外界普遍怀疑是以色列下手。现在土耳其公开派军舰护航,这已经不只是人道援助,而是军事介入,要是真遇到冲突,土以之间擦枪走火不是不可能。
最后看第四件事,以色列内部的困境,当前内塔尼亚胡现在面临三重压力。
一,国内政治危机,他的贪腐案正在审理,支持率直线下滑,联合政府里也有人要翻脸。
二,军事困境,以军在加沙陷入僵局,既拿不下哈马斯,也没法轻易撤退,还要防胡塞武装和伊朗方面的威胁。
三,外交孤立,不仅欧洲国家集体承认巴勒斯坦国,就连原本跟以色列保持暧昧关系的阿拉伯国家也转头站到反对一边。
所以,把这几件事连起来看,就能明白为什么内塔尼亚胡突然要向卡塔尔道歉。不是他想低头,而是不得不低头,美国需要一个外交成果,内塔尼亚胡需要转移国内矛盾,卡塔尔在调停里又很关键,这才有了这通道歉表演。
但问题在于,道歉能解决什么?很难。卡塔尔不会忘记多哈遇袭的人员伤亡,阿拉伯世界不会轻易放过以色列,当前沙特已经联合7国呼吁支持巴勒斯坦建国。
再说加沙的现实情况,联合国数据显示,加沙城50万人被困在不足8平方公里的区域里,每平方公里要塞7万人,饥荒和疫情蔓延,人道危机极度严重。这不是某一份文件就能解决的。
即便美国的“20点计划”通过,真正落实还要面对千头万绪的问题:人道物资怎么送?以色列是否真会撤军?临时委员会如何运转?这些都不确定,和平看似近在眼前,其实很遥远。
再回过头来看,加沙会不会迎来结局?我认为,停火的可能性很小,因为矛盾的核心没变:巴勒斯坦要建国,以色列要安全,这两点始终冲突。美国的方案能缓和,但不能根治。如果哈马斯拒绝,美国就可能支持以色列加大打击力度。反过来,如果哈马斯勉强接受,内部反对派也可能继续袭击。换句话说,所谓结局,很可能只是阶段性的停火,而不是彻底的和平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场冲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以哈对抗,而是牵动整个中东格局。在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后,这些受美国庇护的阿拉伯国家就开始另谋出路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条约,共享核保护伞。
因此不排除接下来中东可能出现新的联盟,对以色列形成更大压力,再加上欧洲国家的集体转向,以色列的外交空间被压缩到极限。如果内塔尼亚胡继续强硬,美国也会跟着陷入泥潭,最终可能拖垮的是美以双方的国际信誉。
所以,从目前态势看,加沙局势未来最可能的情况是:一边在谈判桌上做文章,一边在战场上继续消耗。停火和战斗交替出现,最终形成某种不稳定的平衡。对巴勒斯坦人来说,这意味着苦难不会立刻停止。对以色列人来说,安全焦虑也不会消失。
最后总结一句,这场冲突不会因为一次道歉和一份计划就画上句号,战争就像一个死循环,外部力量想要强行结束,结果往往只是把问题推到下一轮。真正的结局,只有在巴勒斯坦实现建国、以色列获得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。否则,今天的妥协,可能只是明天战火的前奏。
正如一句老话说的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中东各方的算计复杂,但对加沙人民来说,他们需要的只是最基本的生存权。真正的结局,应该是让这个地区不再被炸弹和饥饿支配,而是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