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专家曾预测,中国空军在2035年很“可怕”,或将成为新空中霸主
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·卡申这些年一直关注中国军事动态,尤其对中国空军的发展速度赞叹不已。他在2021年就公开表示,到2035年中国空军会弥补所有短板,组建一支世界顶尖的空军队伍,甚至可能成为新的空中霸主。这话一出,引起不少国际军界人士的热议。
中国空军的发展历程其实挺坎坷的。早在1949年11月11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,那时候装备主要是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飞机和苏联援助的米格-15战斗机。刚开始,空军规模小,技术落后,主要任务是防空。1950年代参加朝鲜战争,用米格-15对抗美国空军,虽然取得一些战绩,但也暴露了不少差距。19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,苏联技术支持中断,中国空军一度陷入困境,只能靠自力更生搞研发。那个时期,空军重点放在地空导弹和雷达系统上,构建防空网。进入1980年代,改革开放带来机遇,中国开始从西方和俄罗斯引进技术,比如从俄罗斯买苏-27战斗机,并逐步国产化成歼-11系列。这一步让中国空军从防御型转向攻防兼备。
1990年代,中国空军开始大规模现代化改造。2000年后,经济高速增长提供资金支持,空军研发出歼-10多用途战斗机,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四代机,标志着航空工业的跃升。2010年代,歼-20隐身战斗机横空出世,2011年1月11日首飞,正好赶上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那天,这事让美国情报部门大吃一惊。盖茨后来在回忆录里承认,美国低估了中国五代机的进展。中国空军还发展了歼-16多用途战斗机,装备主动相控阵雷达,能执行空中格斗和对地打击任务。
除了战斗机,中国空军在运输机和轰炸机领域也发力。运-20大型运输机2013年首飞,2016年服役,现在产量稳步增加,虽然发动机一度是瓶颈,但国产涡扇-20发动机已逐步解决。运-20能携带重型装备,执行远程投送任务,提升空军战略机动性。轰-20隐身轰炸机还在研发中,据情报显示,可能在2025年前后亮相,能携带核武器和常规导弹,航程远超现有轰-6K。空军还加强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建设,空警-500预警机装备相控阵雷达,能实时监控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空中目标。这些装备让中国空军从单纯防空转向全域作战。
卡申的预测重点在中国空军的分阶段现代化。他认为,第一阶段到2020年完成基础建设,引入五代机和先进雷达。第二阶段到2035年,空军会全面更新,隐身战机、轰炸机和运输机等领域实现突破。卡申指出,中国航空工业生产能力远超美国,歼-20的年产量已让西方侧目。到2035年,中国空军可能拥有数百架五代机,甚至启动六代机生产。六代机概念包括更高隐身性、激光武器和无人机协同作战,中国已经在相关技术上投入巨资。卡申强调,中国防空系统和反导能力也在提升,结合天基卫星和地面雷达,形成多层防护网。
对比美国空军,中国目前在数量上还有差距。美国有超过180架F-22和数百架F-35,但生产线已拆除F-22,六代机研究进展缓慢。中国空军战机总数约3000多架,其中现代化比例越来越高。美军在全球部署分散力量,而中国空军专注本土和周边,效率更高。卡申分析,中美空军差距从技术转向规模,中国能快速量产战机,弥补短板。俄罗斯空军面临维护难题时,中国生产线24小时运转,工人组装先进部件。国际智库如兰德公司报告显示,到2035年,中国空军可能在亚太地区占据优势,尤其在台湾海峡和南海。
美国军方对这个预测很警觉。2023年,美国空军将领克林顿·希诺特警告,中国空军现代化速度超出预期,某些领域已领先。空军部长弗兰克·肯德尔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国,强调需加速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。 Pentagon的年度报告指出,中国核力量到2030年将超过1000枚弹头,到2035年继续增长,空军战略轰炸机将携带部分核武器。这让美国担心空中核威慑平衡被打破。中国空军还发展太空能力,反卫星武器和轨道系统,能干扰敌方卫星通信。卡申认为,这些进展让中国空军从区域性力量转向全球性。
中国空军未来发展离不开国家整体实力。到2035年,中国经济预计仍是世界第二大,军费投入稳定增长。空军会继续强调自主创新,减少对外依赖。歼-35舰载机已进入测试,适合航母作战,提升海军航空力量。空军还加强联合训练,与陆军和海军协同,模拟复杂战场环境。国际合作方面,中俄空军联合巡航增多,分享技术经验。卡申预测,即使不制造六代机,中国空军到2035年战斗力也会用“可怕”形容,因为数量和技术双重领先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