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去了一趟黑龙江,说点大实话,黑龙江这个地儿真是让人羡慕
这两天我去了一趟黑龙江,说起来其实有点像“误打误撞”,可越走越觉得这地方真让人羡慕。刚到哈尔滨,风就不带客气的,扑面一阵,脑子都吹透了。
空气里带着点甜味,和南方那种潮乎乎不一样,爽利得让人忍不住多吸几口。
松花江边上走着,江水宽宽的,江面上有老头拉着小孙子喂海鸥,旁边的姑娘小伙拍照打卡,连狗都趴着晒太阳。
中央大街两边的房子,样子挺洋气,花花绿绿的招牌,整条街老外建筑和东北大排档搅在一块儿,洋气里透着亲切。
我一边走一边琢磨,这地儿真不怕人多,天大地大,谁来都能搁得下。
哈尔滨人说话带劲儿,问个路,刚张嘴人家就开始给你画地图,顺带把附近好吃的、地道的全给你推荐一遍。
有一回我问个早点摊在哪,摊主直接把锅铲一放,说你等等,我领你过去。
早市特别热闹,天刚亮,卖菜的大姐已经守着摊准备收钱,包子、豆腐脑、油条一溜烟码着,锅包肉居然也能做早点,咬一口嘎嘣脆,嘴里满满都是肉香。
早上六点多,人已经不少了,赶集的大爷大妈拉着小推车,边买菜边唠嗑,小孩拎着热豆浆蹦跶,空气里全是人间烟火味。
中央大街那家马迭尔冰棍一到中午队就排老长,东北大哥大姐站着吃冰棍,聊着天,旁边小孩舔得满脸都是,脸上笑得像花儿一样。
我也跟着排了一回队,冰棍到手,凉滋滋的,吃在嘴里,能感觉到小时候夏天的味道。
有时觉得,幸福其实挺简单,一根冰棍,一阵风,日子就能过得有滋有味。
哈尔滨的公交挺靠谱,车里干净,司机不管认识不认识你,总得和你聊上几句。
坐在公交上,旁边的大妈看我看窗外,还主动问我是不是来旅游,有什么想去的地方,不用怕迷路,哈尔滨人就喜欢给外地人指路。
公交站边的小摊卖烤红薯,顺手买一个,老板还非要多送我个小苹果,说“你出门在外,得吃点甜的”。
晚上住在松花江边的小宾馆,窗户外面就是江景,房价三百出头,屋里热水足,床单干净,房间里还放了小电热毯,东北人的实诚劲儿全在这些细节里。
如果想多玩几个地方,黑龙江最合适的还是自驾。
我租了辆小车,从哈尔滨一路往北,路况比想象中好,导航一设,森林、田野、村庄一路相伴,开着车心里踏实。
伊春的森林公园是我的第一站,林子深,空气里都是松针味儿,下车走两步,感觉肺都洗干净了。
有时能遇到松鼠和野兔,大白天在树林里乱窜,胆子比城市里的鸽子还肥。
当地的民宿基本都是木头搭的屋子,老板娘热情,进门就给倒茶,屋里清一色木头家具,晚上点一份铁锅炖大鹅,老板盛上一大碗,还叮嘱“别客气,东北菜就得敞开吃”。
吃完饭在院子里坐着,抬头看天,星星一颗接一颗,像是童年夜晚的记忆,城市里哪能看到这么多。
继续往北开,到了五大连池。
第一次站在火山岩上,脚下咯吱咯吱响,黑色的石头铺满地,风吹过来,脑袋里总觉得自己像走在地球的原始时代。
五大连池的矿泉水到处都有,拧开直接喝,味道有点铁锈味,刚开始有点不习惯,但当地人说这是“喝健康”,不喝都算白来。
农家院住宿特别实惠,标准间一百来块,早晚饭一锅端,菜全是自家种,饭桌上有新鲜黄瓜,小葱拌豆腐,口味家常,吃着踏实。
我在这里认识了个广东来的小伙子,他说逃离空调房,跑到黑龙江避暑,每天骑电动车兜风,回去都不想开空调了。
他说“黑龙江的夏天像天然大冰箱,晚上睡觉得盖被子”。
在黑龙江玩,最舒服的就是人少地大。
有天我自驾在省道上开了四十分钟,前后没几辆车,偶尔碰上对面来辆大货车,对方司机还会点头打招呼。
城市里走惯了人挤人的生活,这种宽敞劲儿,真的让人不舍得急着赶路。
这趟还去了漠河。
北极村是大家都要打卡的地方,合影拍照的游客不少,但只要往村里小路上走两步,立马就安静下来,林子里偶尔能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。
这里的白天长,夏天晚上十点多天还亮着,夜里温度低,必须带上外套。
防蚊水很重要,林子里的蚊子一咬一个包,带点清凉油或者花露水,随时抹点,不然真受不了。
我还遇到过小麻烦。
有一天自驾快没油了,导航偏了,把我带进一条小路,手机信号也没了。
正琢磨咋办,远处过来一个骑三轮的大爷,我下车问路,大爷二话不说领着我开到加油站,还特意叮嘱说以后加油别等到灯亮。
东北人确实实在,哪怕人生地不熟,问一句路,准有人帮你。
吃饭这事儿在黑龙江不用担心。
大城市有连锁餐厅,小镇有家常馆子,锅包肉、地三鲜、杀猪菜、小鸡炖蘑菇,这些下馆子必点,量大实惠,老板还劝你别点太多,别浪费。
有回在中央大街吃俄式餐厅,红菜汤、烤肠、列巴面包,味道扎实,价格也不离谱。
伊春的蓝莓新鲜便宜,一盒下肚,酸甜刚好,南方的水果都比不过。
夜市是我最喜欢逛的地方。
小摊上烤串、铁板豆腐、烤玉米、烤鱼,香味四溢,摊主手脚麻利,递过来时还不忘逗两句,“小子,这串烤得正好,下回还来”。
夜市人多但不乱,大家边吃边聊,旁边还有卖小手工艺品的姑娘,买个小木雕,老板还送了个松鼠挂件,说“保平安,路上顺风”。
黑龙江的慢节奏,是那种你走快了也没人催你,走慢了还有人和你一起多聊两句。
住宿这块不用太担心,城市里的酒店、宾馆价格厚道,旺季要是来得早,房源都能挑到合适的。
像漠河、五大连池这种热门地,建议提前在网上订好,不然临时找房有点悬。
林区小木屋、帐篷体验感强,晚上睡觉能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,不过蚊子是真多,准备点防蚊贴或者蚊帐。
夏天白天太阳厉害,带防晒霜和遮阳帽,晚上又凉,冲锋衣和长裤随身带着。
下雨天泥泞,最好穿防水鞋,尤其是去森林湿地,免得一脚泥巴回不去。
建议大家手机提前下载好地图离线包,有的地方信号不太好,尤其是偏远小镇和林区。
现金准备点,别完全指望电子支付,农贸市场和小摊有时还只认现金。
交通方面,哈尔滨有好几个高铁站,订票前最好查清楚是哈尔滨站、哈尔滨西站还是北站,距离市区不一样,别一不小心下错地儿。
想避开人流,尽量选工作日出行,不仅景区人少,住宿餐饮价格也更友好。
中央大街、太阳岛这些知名地儿,早点去比较舒服,省得人挤人。
喜欢清静的,完全可以自驾去伊春、嘉荫、五大连池这些地儿,沿途风景慢慢欣赏,没人催你赶路。
别总盯着网上的网红打卡地,其实黑龙江最美的风景往往在那些偏远小镇和安静村庄里。
在绥芬河,我见过边境小火车,站台上的阿姨们用俄语和汉语混着卖点心,热情得很,非让我尝她们家的列巴。
黑龙江最让人喜欢的,其实是人情味。
不管你是南方人北方人,来了就是朋友,吃饭、问路、买东西,大家都当自家人招呼。
花小钱能玩得痛快,吃得舒服,住得安心,景美饭香,人还实在。
黑龙江像一锅慢炖的大菜,越炖越有味,时间一长,回头想起来,满嘴都是回忆。
有时候我们总想着往远方跑,追新鲜,其实中国最值得羡慕的地方,也许就在北方的风里。
说走就走的旅行,路上遇到的风、遇到的人、吃到的饭,最后都成了治愈自己的理由。
黑龙江就是那种适合慢慢走、慢慢看、慢慢品的地方,来了你肯定舍不得走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