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5 08:37

推出娃小宗,到严学峰被立案,娃哈哈到底怎么了?此文告诉你真相


文/流浪大叔。记录生活美好一天,只为分享更多的世界趣闻!你的收获,就是我前行的动力!
娃哈哈作为饮料界的大佬,近段时间,怕是要变天了。先是网上到处都在传娃小宗要取代娃哈哈,紧接着上海娃哈哈突然改名“沪小娃”,再然后宗馥莉的心腹大将严学峰被纪委调查!曾经稳如泰山的娃哈哈,怎么会突然乱成了一锅粥?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?

新品牌上线,是无奈之举还是蓄谋已久?很多人看到“娃小宗”上线,第一反应是娃哈哈商标不能用了,宗馥莉被逼无奈才推出来新品牌。错!大错特错!这其实是宗馥莉精心策划的一盘大棋!

先说说商标的问题。娃哈哈商标在集团手里,想用还得经过股东们的同意。现在娃哈哈集团有三大股东:国资背景的上城文旅占股46%,宗馥莉自己占29.4%,职工持股会占24.6%(这部分股份其实大概率也被宗馥莉收购了)。按理说,宏胜给娃哈哈代工快20年了,授权一直没出过岔子,国资方也没理由去为难——毕竟商标可是他们手里最值钱的资产之一,断了授权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。

那宗馥莉为什么非要推“娃小宗”的品牌?一方面,和宗馥莉的处事和管理风格有关,她曾说过不愿意一辈子活在父亲的光环下?宗馥莉这些年推出KellyOne等新品牌,就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,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。

另一方面,这是一招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的妙棋。她之前想偷偷转移娃哈哈商标没成功,现在另辟蹊径:只要“娃小宗”做大做强,把娃哈哈的品类都覆盖了,那原商标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,到时候再去谈收购国资股权,价格就能压得更低。当然,宗馥莉也有自己的打算,娃哈哈这棵“摇钱树”肯定不会轻易放弃,先拿“娃小宗”慢慢试水,稳扎稳打才是王道。

“沪小娃”品牌诞生,家族内斗彻底撕破脸?上海娃哈哈改名“沪小娃”,表面看是商标授权到期,实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清洗。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,法定代表人是宗庆后的堂侄宗伟(也有说法是堂弟),持股30%,背后大股东是浙江娃哈哈实业。这家公司用着两个“娃哈哈”商标,授权到期后,集团一直没给新合同,却默认他们继续用。

直到今年7月,突然发函要求停止使用,甚至还举报商标侵权!他们这样做的目的,到底为什么?答案其实很简单,有利益上的冲突——桶装水。宗馥莉盯上了桶装水市场,想自己做。可娃哈哈集团持股人知道,既然自己要下场,当然不能留着竞争对手,哪怕对方是自家人。

2024年底,宗馥莉下令把浙江娃哈哈饮用水的桶装水业务,全部转移到杭州迅尔城通商贸——而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,正是她的心腹严学峰。这一招,直接断了上海娃哈哈的生路,逼着宗馥莉他们改名“沪小娃”,说白了就是给其他宗亲势力敲警钟:不听我的,就没饭吃!

宗馥莉心腹落马,内斗战火彻底失控?严学峰被调查,直接把娃哈哈的内斗从暗战推向了明面上。作为宗馥莉的得力干将,严学峰亲自操刀桶装水业务转移,按理说应该是集团身边的红人。可突然被纪委党内立案调查,娃哈哈轻描淡写一句:“个人问题”就想糊弄过去,谁信?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就是内斗的结果!要么是动了某些人的蛋糕被举报,要么是在权力斗争中站错了队伍,成了牺牲品。

从遗产争夺到商标大战,再到高管被查,娃哈哈的内斗已经越来越失控。宗馥莉想集权,宗亲势力想保住地盘,国资股东又盯着利益,三方博弈越来越激烈。这场商战大戏,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,而是一场关乎自己生死存亡的权力争夺战。

写到最后:正所谓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。在商言商,娃哈哈集团公司持股方品牌如今闹成这样,不管哪一方,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争取让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,让自己更好的活下去。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似乎又合情合理,并没有错。
不管最后结局怎样,希望他们还是要用心做好产品,毕竟作为饮料界的好品牌,创立真心不容易。

参考信息来源:
1、《大象新闻》娃哈哈上海公司改卖“沪小娃”,知情人士:推出新品牌是为了活下去,宗馥莉可能无法继续使用“娃哈哈”商标。2025-09-28 17:59


2、《财新网》宗馥莉“心腹”严学峰被调查 娃哈哈浙江桶装水利润归谁。2025-10-02 10:21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推出娃小宗,到严学峰被立案,娃哈哈到底怎么了?此文告诉你真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