刁难乘务员的宋某“社会性死亡”,更多“黑料”被扒,有空乘被逼辞职!
在民航服务领域,旅客与机组人员的良性互动是保障飞行安全与服务质量的基础,而每一次打破这种平衡的不当行为,都可能引发公众对航空服务秩序的关注。2024年8月21日,四川航空3U3265航班上发生的一起白金卡旅客寻衅滋事事件,便以极具争议的细节登上热搜——该旅客不仅强行闯入工作区域干扰乘务员工作,还偷拍视频传播,更被曝长期以投诉、骚扰等方式刁难机组人员。这起事件不仅让乘务人员的职业尊严受到挑战,也引发了全网对“会员特权边界”“航空服务者权益保护”等议题的深度讨论。事件发生在8月21日川航3U3265航班的飞行途中,这架航班由西安起飞,目的地是喀什徕宁。飞行平稳阶段,按照民航服务流程,后舱乘务员开始进入服务区准备餐食发放工作。此时的客舱内,多数旅客或闭目休息,或翻看手机,整个环境保持着安静有序的状态,乘务员们则穿着整齐的制服,动作娴熟地按照规范摆放餐盒、饮品与餐具,每一个步骤都符合川航的服务标准。
就在两位乘务员专注于整理餐食时,一位男性旅客突然起身,未经任何示意便径直走向后舱服务区。这个区域属于机组人员专属工作空间,按照民航规定,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,两位乘务员见状,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,面带礼貌的微笑上前劝阻。其中一位乘务员轻声说道:“先生您好,这里是乘务员工作区域,为了不影响餐食发放效率与飞行安全,麻烦您回到座位等候,感谢您的配合。”
然而,这位旅客并未听从劝阻,反而进一步走近餐食摆放台,语气随意地提出要求:“我看你们挺忙的,正好我没事,过来帮你们摆餐食吧。”突如其来的提议让两位乘务员有些惊愕,她们相互对视了一眼,随后再次耐心解释:“先生,非常感谢您的好意,但根据航空服务规范,未发放的餐食只能由指定乘务人员接触处理,这既是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,也是避免工作流程混乱,还请您理解。”
没想到,这番解释却引发了旅客的不满。他突然提高音量,指着其中一位正在摆放餐食的乘务员质问道:“她能摆,我为什么不能摆?难道我不是人吗?”尖锐的话语打破了客舱的宁静,附近座位的旅客纷纷抬头望向这边,有人拿出手机开始悄悄记录现场情况。这位旅客在说话的同时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在乘务员面前晃了晃,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优越感:“我是川航白金卡会员,你们就这么对待高端客户?赶紧把你们乘务长叫过来,我要跟她谈!”
不仅如此,他还对着周围的乘务员提出更不合理的要求:“既然不让我帮忙摆餐,那你们派个人过来陪我聊天,不然我现在就打电话向川航总部举报你们服务态度差。”面对旅客的强硬态度与无理要求,乘务员们虽感无奈,却仍保持着职业素养,其中一位乘务员立刻通过对讲机联系前舱,告知乘务长后舱发生的情况。
几分钟后,乘务长快步赶到后舱。她身着深蓝色制服,胸前别着工作牌,脸上带着标准的职业微笑,但眼神中难掩一丝疲惫。在了解清楚事情经过后,乘务长语气温和却态度明确地向这位旅客沟通:“先生,首先感谢您对川航的支持与认可,但关于进入服务区摆餐的事情,确实不符合我们的工作规定——后舱摆餐属于专属岗位工作,别说旅客,就连我作为乘务长,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能参与具体摆餐操作。还请您回到座位,我们会尽快完成餐食发放,为您提供周到的服务。”
即便面对乘务长的专业沟通,这位旅客依旧不依不饶。他双手抱胸,身体微微前倾,语气强硬地说道:“你今天就必须按规定来是吧?行,那你过来摆餐,让其他乘务员都出去,我看着你摆。”这番带有挑衅意味的要求让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,乘务长沉默了几秒,为了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影响其他旅客,她最终还是选择妥协,走到餐食台旁,接替乘务员开始摆放餐食。
直到航班安全员接到通知赶到后舱,这位旅客才不情愿地转身离开服务区,回到自己的座位。而在整个过程中,他始终将一个小型设备藏在手心,悄悄记录着乘务员与乘务长的一举一动——后来网友才发现,这个设备是微型摄像头,他在事件结束后,便将拍摄的视频剪辑后上传到了社交平台。
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后,迅速引发热议。画面中,乘务长始终保持着职业微笑,双手熟练地摆放着餐盒,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,她的嘴角笑容有些僵硬,眼神里充满了难以掩饰的疲惫,甚至在旅客转身离开时,她悄悄深吸了一口气,肩膀微微下垂,流露出短暂的放松。大量网友在评论区声援乘务长,有人留言称“这哪里是服务,明明是被迫营业,看着都让人心疼”,还有网友直接痛批这位旅客“拿着个破摄像头就以为自己占理,用偷拍的方式刁难别人,实在太没素质”。
随着事件发酵,更多关于这位旅客的负面信息被网友挖出。有细心的网友发现,这位旅客姓宋,他并非第一次在航班上寻衅滋事。有人翻出宋某的朋友圈截图,其中一条动态赫然写着“飞三天,投诉三人”,文字下方还配了一张他与川航客服沟通的截图,字里行间满是炫耀的意味。更令人气愤的是,他在这条动态的评论区自言自语,使用了大量侮辱性词汇形容被他投诉的乘务员,还特意拍了一张白金卡的特写照片附在后面,仿佛拥有这张卡,就意味着整架飞机的乘务员都该围着他转、供他差遣。
除此之外,还有网友爆料,宋某曾多次以“乘务员外貌不符合预期”为由发起投诉——比如指责某位乘务员“妆容太淡”“发型不整齐”,甚至因为“乘务员身高不够”提出服务投诉。更过分的是,他还不止一次在航班上向乘务员索要私人联系方式,若遭到拒绝,便会以“服务态度恶劣”为由向航司举报。有知情人士透露,此前有一位年轻乘务员因为长期接到宋某的骚扰电话与恶意投诉,精神压力过大,出现了失眠、焦虑等症状,最终不得不辞去工作,离开自己热爱的航空服务行业。
长期的恶意骚扰让川航多个乘务组对宋某产生了心理阴影。有乘务员在内部工作群中匿名留言:“每次看到航班旅客名单里有宋某的名字,大家心里就发紧,整个飞行过程都提心吊胆,生怕哪句话没说对、哪个动作没做好,又被他投诉。”但由于宋某的白金卡会员身份,乘务员们往往只能选择忍耐——在航空业竞争激烈的当下,高端会员是航司重点维护的客户群体,乘务员担心一旦与宋某发生正面冲突,不仅会面临公司处罚,还可能影响个人职业发展。
就在全网为乘务员抱不平的时候,一位资深航空爱好者“小刚”实名在社交平台发帖,分享了他与视频中那位乘务长的交集。“小刚”表示,自己去年曾乘坐过一趟深夜延误的川航航班,当时由于天气原因,航班降落后无法正常停靠廊桥,旅客们滞留在机舱内近两个小时。期间,这位乘务长不仅多次向旅客播报最新情况,还主动协调地面工作人员安排临时旅店,甚至亲自帮老年旅客拎行李、引导路线,全程态度耐心、服务专业。“她是我见过最负责的空乘,每次飞行遇到她,都能感受到特别贴心的服务,真的没想到她会遭遇这样的刁难。”
在帖子的最后,“小刚”呼吁川航建立乘务员反向申诉制度:“现在旅客有投诉权,但乘务员在遭遇无理指责、恶意骚扰时,却缺乏有效的维权渠道。希望航司能允许员工提交证据,对恶意投诉进行甄别,不要让乘务员因为莫须有的投诉受委屈、被处罚。”这番话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共鸣,不少人在评论区附和,希望航司能重视乘务员的权益保护。
8月22日,在全网的期待中,川航官方终于针对此事作出回应。官方声明内容简短,仅表示“3U3265航班机组人员的处理方式符合公司服务规范,事件发生后安全员已及时到场处置”,对于网友关心的“是否会处理宋某”“如何保护乘务员权益”等核心问题,却只字未提。
这样的回应显然无法让网友满意。社交平台上,批评川航的声音越来越多。有网友留言质疑:“宋某偷拍乘务员并传播视频,本身就已经涉嫌违法,航司难道看不到吗?宁愿让辛苦工作的乘务员寒心,也不愿意拿出强硬态度惩治偷拍者、维护员工权益,这样的做法太让人失望了。”还有网友指出:“白金卡会员身份不是特权通行证,不能成为恶意骚扰乘务员的‘保护伞’,航司如果一味纵容这种行为,只会让更多乘务员受伤,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航司的服务口碑。”
从法律层面来看,宋某的行为早已触碰红线。我国《民法典》明确规定,未经当事人允许,擅自拍摄他人肖像并在网络上传播,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与隐私权;若拍摄内容涉及他人工作场景与私人状态,还可能侵犯名誉权,被侵权人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、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。
更重要的是,宋某的偷拍行为还违反了民航相关规定。根据《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》,航空器内的服务间、驾驶舱等区域属于机组人员专属工作区域,旅客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得进入;同时,为保护机组人员与其他旅客的隐私,禁止在工作区域进行拍摄、录像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宋某不仅干扰了正常的航空服务秩序,还涉嫌违反行业规定。
此外,我国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26条明确指出,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起哄滋事、扰乱公共秩序的,公安机关可根据情节轻重,对行为人处以罚款、拘留等处罚。目前,尚未有执法机关公开表示介入此事,但有法律界人士建议,川航应将事件完整资料——包括宋某的骚扰行为记录、偷拍视频、乘务员证言等——提交给民航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,启动正式调查流程。“白金卡不是尚方宝剑,投诉权也不是欺负乘务人员的资本,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惩治恶意行为,才能真正维护航空服务秩序与乘务员的合法权益。”
如今,宋某的行为已让他陷入“社会性死亡”的境地。他原本以为将视频上传到网上,能获得网友的支持与认可,没想到却遭到全网抵制。有网友直言:“接下来如果宋某再在航班上干出类似的事,恐怕神通广大的网友会挖出他的全部黑料,让他出门都没脸见人。”
与此同时,公众对川航的期待仍在持续——大家不仅希望看到宋某受到应有的处理,更希望航司能尽快出台具体措施,建立完善的乘务员权益保护机制,让每一位坚守在岗位上的航空服务者,都能在保障旅客安全与服务质量的同时,不必担心受到恶意骚扰与不公正对待。截至目前,川航尚未就后续处理方案作出进一步回应,事件的发展仍在持续关注中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