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5 18:41

从柳州去贵州住了一个月,说真心话,贵州比我想象的还要好

暑假了两个娃天天在家吵吵闹闹,真有点受不了,脑壳一热就带着他们到贵阳住了一个月!为啥子?听讲它是“爽爽的贵阳”,山里头藏着个城,好奇呗!柳州也有山有水,但贵阳这名号,听着就凉快安逸。这一圈住下来,我得说,贵阳跟柳州,完全是两码事,但安逸得很,太安逸了!

我们柳州山围着城,爬个马鞍山看全城算高了。贵阳?好家伙,一下飞机就晓得不同。那机场就在山顶上,进城的路弯弯绕绕,车子在坝子上跑,两边山包包望不到头。城在洼洼里,房子顺着山坡爬,高高低低,密密匝匝。空气吸一口,湿漉漉、凉幽幽的,点儿没有柳州夏天那股子闷热水汽味,这里满眼都是绿,绿得发亮。

这感觉太特别了。它不像桂林山水那么精巧,不像重庆山城那样魔幻爬坡上坎。贵阳给我的感觉,就是“山窝窝里的安逸”和“满城透心凉”。

说到山,这是我此行的硬菜。在柳州我们以柳江为傲,那是一条被灯火和高楼映衬着、烟火气十足的江。贵阳的山,玩法可就野了。
我头个周末就奔黔灵山公园去了,进去就跟掉进绿海里似的。满山乱窜的猴子才是这里的主人,一点不怕人。爬到山顶的瞰筑亭,嚯!整个贵阳城躺在山窝窝里,高楼从绿树里冒出来,远处还是山,山外还是山。我就一个感觉:这城是长在山里的!



可我要是觉得贵阳的山都这么“野趣横生”,那就错了。本地老哥指点我去了青岩古镇背靠的“天河潭”。名字听着仙,景致更仙。坐小船钻进溶洞,里头五光十色,钟乳石奇形怪状,水声滴答。出了洞,又豁然开朗,一片喀斯特山水,小瀑布哗哗流。这里的山水像个藏在深闺的大家闺秀,秀气、灵动。



从黔灵山的市井热闹,到天河潭的秘境仙气,再到城里面抬头就能看见的不知名小山包,我才懂,贵阳的山不是一幅画,是一本立体书,翻一页一个样。
在柳州,我们习惯了电动车。在贵阳我爱上了一种“慢”东西——钻小巷子。当我在喷水池附近那些弯弯绕绕、坡坡坎坎的老巷子里七拐八绕时,感觉像在玩现实版迷宫。这不是景区仿古街,是正儿八经的老贵阳生活场。一天瞎逛,巷子里藏着老字号肠旺面、破酥包,木门板的老房子,门口坐着摇蒲扇的老人,窗台上晾着辣椒。巷子不宽,石板路坑洼洼,两边店铺的烟火气十足。



这种“慢悠悠”的劲儿,在甲秀楼那块儿更足,飞檐翘角,晚上灯火一亮,倒影在水里晃晃悠悠。河两边全是喝茶摆龙门阵的人,小桌子小板凳,嗑瓜子、打牌、吹牛,闹哄哄又安逸得很。这种市井的悠闲和历史的影子搅在一起的味道,是咱柳州江边那种直来直去的热闹里寻不到的。

我是一个嗦粉长大的柳州仔,我对螺蛳粉的爱那是融在血液里的。柳州的粉,讲究酸辣鲜爽,汤头要浓,配料要足。到了贵阳我发现这里的吃食,真是“酸”字当头,“辣”得跳脚。
贵阳粉的底子,有米粉的魂,路子野得多。比如“肠旺面”,这玩意儿是贵阳的早餐霸主。肥肠软糯,血旺嫩滑,脆哨喷香,红油汤底又辣又鲜,嗦一口面,那滋味,有山城的火爆,又有市井的满足,满头大汗还停不下筷子。

贵阳真正的绝杀,还得是那股“酸”!我无法想象用毛辣果(西红柿)发酵出的酸汤有多勾魂!我在菜市场,亲眼见嬢嬢们熬制红酸汤,那股子独特的酸香好上头。本地人最爱的就是酸汤鱼,鱼片在翻滚的红酸汤里一涮,蘸上糊辣椒蘸水,酸、辣、鲜在嘴里炸开。

还有一种街头小吃叫“丝娃娃”,薄薄的面皮裹上十几种素丝,浇一勺酸辣的汤汁,一口一个,清爽开胃。恋爱豆腐果、洋芋粑、糕粑稀饭,每一样都离不开“酸辣香”这三个字。这种直击灵魂的复合味道,是在我们单一口味的粉都里找不到的体验。

在贵阳的一个月,我老琢磨要是让我这个柳州仔在这里长住,会咋样?夏天比柳州享福,柳州的夏天是“蒸笼”,闷得人发慌。贵阳的夏天,山风就是天然大空调,晚上睡觉盖薄被子,中午最热那会儿树荫底下凉快,这对于怕闷的我简直是天堂。
生活节奏上,贵阳比我想的要“散”得多。它有新城区的现代大楼,有老城区巷子的慢悠悠。可以在金融城感受都市脉搏,可以钻进老巷子,坐在路边摊吃碗粉发半天呆。这种快慢交织的节奏,让我觉得日子可以过得很舒展。
这地方真不赖。它不像昆明那样四季如春到平淡,不像重庆那样爬坡上坎累死人。贵阳是一座有山有水、有古有今、有滋有味的城,它凉快又热闹,市井又藏着点仙气。

离开贵阳的时候,我带走了几瓶老嬢嬢做的红酸汤和糊辣椒面,算是把贵阳的“酸辣魂”揣回了柳州。兄弟伙要是也腻歪了江边平地的风景,去贵阳住住看。别赶景点,就找个老小区租个房,去黔灵山喂喂猴,去巷子里乱窜找吃的,去菜市场跟嬢嬢学两句贵阳话买把折耳根。这座城会给你一个全新的、关于山窝窝里生活的美好答案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从柳州去贵州住了一个月,说真心话,贵州比我想象的还要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