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“不老女孩”曾玉珊:7岁衰老如老妇,17岁却重获婴儿容颜
说起曾玉珊这个名字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四川女孩的奇特经历,7岁就看起来像个老太太,17岁又变回婴儿脸。这事儿不是编出来的,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四川自贡富顺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。1994年6月20日,她出生在当地一个农户家,父母是曾小红和妻子,一家三口靠种地和打零工过日子。那时候农村条件一般,家里也没啥积蓄,但曾玉珊小时候挺健康的,身体白白嫩嫩,眼睛大大的,村里人还说这丫头长大准是个水灵姑娘。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,一切都正常,背着书包去村小,跟着同学学认字写字,日子过得平平淡淡。
谁知道2001年夏天,7岁的她突然出问题了。先是发高烧,烧退了之后,皮肤就开始不对劲,变得松松垮垮的,像风干的橘子皮,头发也掉得厉害,还变白了稀疏了。脸上的皱纹一道道冒出来,牙齿松动,整体看起来跟70岁的老太太差不多。这变化来得太快,父母慌了神,赶紧带她去镇上卫生院检查。医生看了半天,说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什么小毛病,开点药打发他们回去。可情况没好转,反而越来越糟,她的身体停止了生长,智力也开始退化,从一个活泼小丫头变成只会简单动作的模样,像三四岁孩子那样。
父母不死心,曾小红带着女儿跑了好几趟医院,从县城到省城大医院,花了不少钱做检查,抽血拍片子,什么都试了,但就是查不出根儿。家里本就穷,这下子钱全砸进去了,欠了不少债。妻子那边扛不住压力,瞒着丈夫找了个村里的算命先生,说是驱邪,灌了女儿几碗符水,花了冤枉钱,结果一点用没有。曾小红知道后气坏了,两人当场闹翻,妻子收拾东西走了,留下父女俩相依为命。这事儿搁谁身上都难受,但曾小红没抱怨,就这么咬牙坚持下来。他身体本来就弱,干不了重活,只能带着女儿上街乞讨,捡了个二手音箱,借了个麦克风,唱些老歌要饭。父女俩从村里走到县城,风吹日晒的,日子苦哈哈的,但曾小红唱着唱着嗓子就练出来了,路人偶尔给点钱,也算有点鼓励。
这几年里,曾玉珊的状况没啥起色,身体衰老迹象更明显,皮肤干裂没有弹性,头发几乎秃了,智力停在幼童水平,走路都得人扶。曾小红一边乞讨一边继续求医,去了不少地方,但还是没找到病因。2013年夏天,他们到外地街头,正准备唱歌,曾小红突然腹痛难忍,疼得跪在地上。路人帮忙送医院,一查是胃癌晚期,他早就有胃疼和便血的症状,但为了省钱治女儿,一直忍着没管自己。出院后,他试着联系前妻,想把女儿托付给她,结果电话空号了,人家已经另过日子去了。曾小红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,找来舅公王世贵和舅婆胡淑华,拜托他们照顾女儿。2013年下半年,他走了,留下19岁的曾玉珊,生理年龄19岁,但看起来像个老太婆,智力还像小孩。
王世贵夫妇是曾玉珊妈妈那边的亲戚,年纪不小了,但一口答应下来,把她接到自己家。夫妇俩一边照顾她吃喝拉撒,一边四处打听治病办法。曾玉珊那时候完全自理不了,吃饭得喂,穿衣得帮,晚上还得哄着睡。王世贵从村里老人那儿听说北京协和医院专治这种瘤子,俩老伴儿商量好,把家里的积蓄全拿上,带着她坐火车北上。医院检查很快就确诊了,是脑垂体瘤,从7岁那年就长着,瘤子压迫垂体,搞乱了激素分泌,导致早衰综合征。身体停止发育,皮肤老化,智力受影响,全是这瘤子闹的。夫妇俩听到病因总算松口气,但手术费是个天文数字,他们带的钱不够用。正愁着,医院领导知道情况后,决定全免费用,帮他们安排手术。
手术在2013年底或2014年初做的,医生用微创方式切除了瘤子,整个过程顺利。术后恢复期不短,但效果立竿见影。曾玉珊的皮肤渐渐紧致起来,变得光滑有弹性,头发也长出来了,黑黑密密的。智力慢慢回升,从三四岁水平提到七八岁,能认字了,会简单聊天。出院时候,她的脸蛋粉嫩得像婴儿,吹口气都能破。村里人看到她回来,都认不出来了,以前避之不及,现在围着看热闹。这逆转来得太神奇,但说白了就是医疗技术救了命,早发现早衰症不容易,但瘤切了,激素平衡了,身体自然就恢复了。
恢复后,曾玉珊的生活慢慢上轨道。舅公舅婆继续照顾她,但她智力长了,也开始帮着做点家务,洗碗扫地什么的。2015年,夫妇俩带她上辽宁卫视的《完美告白》节目,想帮她找妈妈一面。节目里主持人涂磊介绍了她的情况,观众看到21岁的她长着七八岁孩子的脸,都惊了。结果妈妈那边拒绝见面,说已经重组家庭,有新孩子了,不想再搅和旧事。曾玉珊听到后,就抱紧舅婆,说只要舅公舅婆就行。这事儿让她一下子长大了不少,明白了很多道理。
节目播出后,曾玉珊的名气大了,很多人知道这个“不老女孩”。她没继续上学,但智力恢复到能自立的程度。2016年左右,她跟着村里人去深圳打工,在化妆品店当销售。身高只有一米出头,但她热情,客人来就笑眯眯介绍产品,月工资够自己花。深圳生活节奏快,她适应得还行,租了个小屋,周末跟同事逛街买衣服。工作几年,她遇到了朱原,也是个四川人,身高跟她差不多,小时候得病身体没长大。俩人同病相怜,聊得来,慢慢就处对象了。朱原人老实,在工厂上班,俩人一起省钱,攒着过日子。
2019年,他们结婚了,婚礼简单,就亲戚朋友聚聚,吃顿饭。王世贵夫妇从老家赶来,看到曾玉珊穿婚纱,眼睛都湿了。结婚后,夫妇俩在深圳安家,继续上班。2022年3月27日,曾玉珊生了个男孩,孩子健康得很,哭声响亮。满月后,他们带儿子回四川老家,给父亲上坟,报这个喜讯。曾玉珊现在31岁了,生活在深圳,丈夫上班,她带孩子,偶尔做点兼职。舅公舅婆年纪大了,但她常寄钱回去,逢年过节回去看看。
这故事听着像小说,但全是真事儿。早衰症这种病,全球都少见,中国报道的案例不多,曾玉珊算典型。脑垂体瘤是良性的,但长在关键地方,压迫神经和激素腺,身体就乱套了。7岁发病,10多年没治,积累下来变化大。手术后恢复好,是因为瘤切干净,垂体功能慢慢自愈。医生说,这种瘤如果早点发现,问题小多了,但农村医疗条件差,耽搁了。曾小红的付出最大,他为了女儿乞讨10年,自己病了也不管,硬扛到最后。舅公夫妇接手后,不嫌弃不嫌累,花光积蓄带她去北京,医院免费用也靠他们讲清楚情况。
现在回想,这不光是医疗奇迹,更是人情味儿。农村女孩,穷苦出身,遇到这种倒霉事儿,换别人早垮了。但有父亲的死扛,有舅公的接力,她才走到今天。朱原的出现,也让她不孤单,俩人身高一样,日子过得踏实。孩子出生后,她的生活重心全在家庭上,不会再想那些坎坷。说到底,健康是最宝贵的,早衰症提醒大家,身体信号别忽视,尤其是小孩。农村医疗要跟上,筛查要普及,不然多少家庭遭罪。
曾玉珊的经历,还牵扯到社会层面。节目上找妈妈不成,那边重组家庭正常,但对孩子来说是遗憾。媒体报道多,她没被炒作成明星,就安静过日子,这点挺好。网上搜她的新闻,基本停在2022年生子后,没新动态,估计她低调不想曝光。早衰症的知识普及了点,但很多人还是觉得是“邪祟”,这迷信得改。医院的公益援助,也值得点个赞,协和医院那次免单,救了条命。
早衰症分好几种,曾玉珊的是继发性的,瘤引起。全球类似案例,有美国女孩的,也有欧洲的,但逆转这么彻底的不多。她手术后没留后遗症,激素补充也没提,恢复自然。智力从低谷爬上来,靠时间和刺激,现在能带孩子,说明脑子没大碍。婚姻上,她选朱原,不是怜悯,是真合拍,俩人一样矮小,但心齐。深圳打工,化妆品销售适合她,不用爬高搬重,收入稳定。
早衰的成因,科学上清楚,激素失调,基因突变或肿瘤压迫。曾玉珊的瘤是良性,切了就好。恢复过程,皮肤弹性回来先,头发长第二,智力慢点,但稳。节目后,她没追名利,就务实生活。结婚生子,证明她心理健康。社会上,这种病患者少,但援助机制得建好。她的故事,激励人,别轻易放弃,医疗总有办法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