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6 17:18

古村不“古” 看鲁家坪“烧火龙”如何舞动新时代

视频加载中...
国庆假期,你还在为寻觅小众又有深度的旅游地发愁吗?别急!在达州石桥镇,就藏着一处入选国家级名录的传统古村落 —— 鲁家坪村。它究竟凭何魅力斩获 “国家级传统村落” 的殊荣?青砖黛瓦间又封存着多少耐人寻味的老故事?接下来,就让记者带你走进这片秘境,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古村一日游,解锁藏在岁月里的惊喜!

鲁家坪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。相传明朝初年,鲁姓一族为避战乱,从湖北迁徙至此。据村里老人介绍,他们的祖先当年挑着担子,一路翻山越岭,看到这里地势平坦、水源充足,便决定定居下来,开垦田地、修建房屋,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鲁家坪。

时间回溯到1933年,红四方面军第九军、第三十军来到这儿,战士们在鲁家坪街的四座牌坊上,一锤一凿刻下了 38 幅石刻标语。像“打倒帝国主义,武装拥护苏联”等口号,每一句都特别有力量,清清楚楚说出了当时红军的革命目标,现在看着这些字,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热血氛围。走进红军陈列馆,里面放着不少当年红军用过的东西,像军衣、马灯、背篓等等。这些老物件时刻提醒着我们,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,是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、民族解放,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。这不只是一段历史记忆,更是能激励我们一直往前走、把红色基因传下去的宝贵财富。

石桥镇烧火龙习俗源于古时抗旱传说。当地曾常年干旱,一年正月十五,云游老道士教百姓备好祭品,待空中神龙出现时敲锣打鼓、燃放烟花。当晚挑水河现火龙,百姓照做后,便真的降雨解决了这次旱情。此后,百姓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自发组织烧火龙,感恩神龙、祈求丰年,习俗流传至今。为探寻火龙的奥秘,我们来到了火龙制作非遗传承人潘广恒家中。如今潘师傅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女婿,尽心教学。指尖翻飞间,竹篾成骨、彩布为鳞,一条火龙的鲜活模样渐渐浮现。我们看清了火龙从无到有的每一步匠心,更读懂了非遗传承里的坚守——那是对古老习俗的珍视,更是让火龙文化在新时代继续“舞动”的执着。这份手作的温度,终将让石桥镇的火龙故事,传得更远、更久。
来源:达州融媒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古村不“古” 看鲁家坪“烧火龙”如何舞动新时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