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13 10:45

河南商丘小伙出任985副校长,扒出履历才知,郑州大学太可怕了

消息传来,中央民族大学的新任副校长,是咱们河南夏邑走出去的学者,彭勇教授。
又一位河南老乡,从郑州大学走出来,站上了985高校的领导岗!

这事儿,看得人心里是真提气。
从商丘小伙到史学大家
彭勇教授的履历,就是一部稳扎稳打的奋斗史。
1970年出生在河南夏邑,那是个什么概念?就是凭着一股韧劲,一步一个脚印,硬生生从县城里考出来的读书人。
1988年,他考进郑州大学历史系。
在这里,他度过了本科和硕士的七年时光,把史学这块地基打得那叫一个结实。

硕士毕业后,因为足够优秀,他留校任教了。
在那个年代,这绝对是一份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。
可彭勇教授骨子里,大概还是个“不安分”的学问人。在郑大教了六年书之后,他做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冒险的决定辞去教职,去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
那一年,他31岁。
放弃安稳,去追逐学术上更高的山峰,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,更是对学术近乎痴迷的热爱。
讲台上的明星,书斋里的学者

博士毕业后,彭勇教授扎根中央民族大学,一待就是20年。
他不是那种只会埋头做研究的“书呆子”,听过他课的学生都说,彭老师的课是“语言风趣、信息量大、互动性强”。
能把枯燥的中国古代史、明清史讲得活色生香,让学生抢着听,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本事。
这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,不是照本宣科,而是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。
也正因为如此,宝钢优秀教师奖、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、中央民族大学十佳教师……这些荣誉,他拿了个遍。
当然,一个学者的立身之本,终究还是学术。
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……这些重量级课题他主持了一大堆,发表的论文超过80篇,还入选了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。
可以说,他在明清史这个领域,是妥妥的权威。
从学院的副院长、院长,再到学校的统战部部长,如今出任副校长,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。
一个彭勇背后,是一个“人才兵工厂”
彭勇教授的成功,不是一个孤例。
它背后折射出的,是郑州大学这座“人才摇篮”强大的造血能力。

很多人提起郑大,可能第一印象还是“学生多”、“地方龙头”,但很少有人注意到,从这里走出去的河南籍校友,正在悄无声息地撑起中国顶尖高校的半边天。
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,丁奎岭院士,河南商丘人,郑州大学化学系校友。
上海交通大学的副校长,蒋兴浩教授,河南邓州人,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校友。
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校长,王轶教授,河南南阳人,郑州大学法学院校友。
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校长,于飞教授,河南商丘人,郑州大学法学院校友。
你看看这份名单,是不是有点“恐怖”?
从理工到法学,从顶尖综合性大学到行业特色高校,郑大培养的河南学子,正在用他们的实力证明一切。
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,从河南这片厚土出发,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,长成了参天大树。
这背后,是一种低调的实力,一种不事张扬的崛起。
一所大学真正的勋章,不是挂在墙上的排名,而是刻在这些走出去的学子身上的烙印。
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、踏实肯干的劲头,或许正是中原大地赋予他们的最宝贵的财富。
大家觉得呢?衡量一所大学的实力,到底是看冷冰冰的排行榜,还是看它培养出了多少这样实实在在影响社会的人才?
欢迎来评论区聊聊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河南商丘小伙出任985副校长,扒出履历才知,郑州大学太可怕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