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13 16:33

污泥处置结构不断变迁!扬子石化首次应用BARMS活性污泥技术项目

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,我国污泥年产量已从2020年的 6000万吨增至2025年的 9000万吨(干基)。
污泥兼具污染物与碳资源双重属性,其处理处置不仅关乎生态环境安全,更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。当前,政策层面已明确 “减量化、稳定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” 目标,但污泥含水率高(常规脱水后含水率 80%)、有机质利用效率低、碳排放路径复杂等问题仍待突破。
我国污泥处置结构如图所示,土地利用(29.3%)、焚烧(26.7%)、卫生填埋(20.1%)为主要方式,建筑材料利用(15.9%)及其他(8.0%)占比较小。
近十年间,土地利用占比从 60.9% 降至 29.3%,焚烧占比从 6.2% 跃升至 26.7%,反映出我国从 “重水轻泥” 向 “泥水并重” 的转变。

韦伯咨询获悉,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紧扣“注够水、注好水、有效注水”工作思路,强化问题攻关,截至12月27日,2025年以来已实施注水井治理722口井,注水量同比增加31万立方米,让地层“喝饱水”。
合理的注采关系、良好的生产状态、充足的地层能量,是维持区块注采平衡、提高开发效益的重要保障。
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精细生产组织,确保注水井能修尽修、应修尽修,完善注采井网,夯实稳产基础。这个公司统筹推进注水井维护和措施作业工作量实施,有效提升注水井“健康指数”和精细注水水平。港3-24-6井检管时发现管柱卡井,注水不正常。技术人员精细研判井筒及管柱卡井情况,采取拆分打捞和磨铣等措施,消除卡阻“病灶”,恢复正常注水,提升了受益井产量。
同时,这个公司发挥带压、连续油管等特色装备技术优势,加强复杂井况、井控高风险井等特殊井治理,实施注水井带压作业,有效保持地层能量。针对分注井管柱结垢造成的测调卡阻难题,与研究院开展“厂院合作”,创新形成“高压冲+高温融+高速排”连续油管冲洗解阻技术,在不动管柱条件下破解测调遇阻的难题。
更多关于污泥处理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,请查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
《2025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》。

《2025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》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污泥处置结构不断变迁!扬子石化首次应用BARMS活性污泥技术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