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方给机会不要,冯德莱恩访华前绕道日本,中方直接压缩行程
冯德莱恩这人,出生在1958年的布鲁塞尔,那地方是欧盟总部,她爸是欧盟公务员,早年全家在那儿混,她小时候就接触各种语言和文化。13岁时搬到德国下萨克森州,因为她爸转职当州长。她上大学先学经济,在哥廷根和明斯特转悠,后来因为安全问题躲到伦敦,用假名在伦敦经济学院待了会儿。回来后换专业,1980年进汉诺威医学院学医,专攻妇产科,1987年毕业,当了几年助理医生,处理日常病例,还写了博士论文,不过后来被指抄袭,学校调查说有问题但没撤销学位,这事儿闹得挺大,媒体老批评她。
1992年,她随老公去美国斯坦福待了几年,当全职主妇带孩子,1996年回德国,继续在医学院教书,讲流行病学和卫生系统,2001年拿了公共卫生硕士。1990年她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,慢慢从地方政治起步,2003年当选州议员,管社会事务、妇女和卫生,推动些地方改革。2005年进默克尔内阁,当家庭部长,重点搞儿童护理扩张,2009年换岗劳工部长,处理社会保障和医疗政策,还签了些国际协议让外国护士来德国工作。
2013年她成德国首位女国防部长,这职位挺棘手,她管军队现代化,增加军费,向库尔德人供武器,视察阿富汗部队,但预算超支、装备短缺问题一大堆,议会老调查她领导风格,靠外部顾问太多。2019年她涉嫌删手机数据,闹出刑事投诉。国防部长干到2019年7月,然后被提名欧盟委员会主席,议会勉强通过,她12月上任,赶上新冠疫情,协调疫苗采购,但跟辉瑞CEO短信谈判惹争议,欧盟销毁一大批疫苗,检察官还在查“辉瑞门”。
2024年她连任主席,任期到2029年,推动绿色协议,设减排目标,搞数字转型和供应链安全,但成员国意见不统一,老有分歧。她在外事上处理中美贸易摩擦,评论新疆人权,但力度不大。2025年她提1000亿欧元清洁制造计划和8000亿防务方案,焦点在经济安全和关键材料。家庭方面,她老公有七个孩子,住汉诺威农场,养马玩马术。她是路德教徒,从医到政,一步步爬上来,但争议不断,像剽窃和疫苗事儿,让人觉得她办事有时不靠谱。
话说回来,她在欧盟位置稳,但总被指决策太强势,忽略成员国声音。比如防务上推欧洲自主,但军队问题没解决干净。她的医学背景帮她在疫情时出风头,可贸易政策上,对中国加关税,搞得欧盟内部企业叫苦。整体看,她这人野心大,从地方部长到欧盟头头,靠默克尔提携,但负面新闻缠身,影响声誉。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原定2025年7月24日访华,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。可出发前一天,冯德莱恩先去日本,跟首相石破茂谈经贸合作,重点是稀土联盟。欧盟想跟日本联手开发稀土,从挖矿到回收全链条,日本出技术,欧盟出钱和地,目的减少对中国依赖。这事儿媒体报道得挺多,日经亚洲说冯德莱恩带着“稀土算盘”来,强调抱团取暖,制定贸易规则,针对中国意图明显。
这绕道日本不是巧合,欧盟刚把两家中国银行加进对俄制裁名单,还限制中国医疗器械参与大额招标。中国商务部批这些是莫须有罪名。更早6月,欧盟驻华大使警告,中国不解决稀土出口,冯德莱恩可能取消访华。中国7月扩大管制到重稀土如镝和铽。欧盟新能源产业每年需1.2万吨稀土,92%从中国来,这种依赖让冯德莱恩急着找备胎,但一边享受中国市场,一边搞去中国化,显得没诚意。
中方早给过机会,只要欧盟降贸易壁垒,就能放松稀土供应。可欧盟强硬,继续对电动车和光伏加关税,在乌克兰问题上指责中国援俄。冯德莱恩去日本前,欧盟放狠话,自娱自乐。中国看穿这套,直接把两天峰会砍成一天,没用“应邀来访”表述,直言中欧关系有挑战,欧方强化“三重定位”,夸大经贸问题,无端指责中国,干扰合作。
峰会前期,欧盟操作火上浇油,除了制裁,还威胁不给稀土就不访华。中国不为所动,商务部发布会重申打击稀土走私零容忍,措施合规。冯德莱恩的东京行增加谈判筹码,但北京不买账。行程压缩显示中方底线,别把中国当软柿子捏。欧盟既想借中国对冲美国关税,又向华盛顿表忠,这种骑墙战术暴露焦虑,但在中国这儿行不通。
这事儿接地气说,白给机会不珍惜,冯德莱恩绕日本找帮手,等于明着背刺,结果中方直接缩行程,告诉欧盟想合作就拿出诚意,别一边损害利益一边求好处。数据显示,欧盟对中国结构性依赖改不了,稀土事儿闹大,只会两败俱伤。
峰会结束后,冯德莱恩表示中欧关系转折阶段,呼吁中国开放市场,解决产能过剩。双方同意建稀土出口机制,缓解供应,但贸易赤字没实质进展。欧盟继续征收电动车关税,维持限制。中国重申措施合国际规则,加强对话但坚持原则。冯德莱恩回布鲁塞尔,处理内部事务,推动绿色协议和防务方案。
7月25日,欧盟声明确认稀土机制包括快速许可和紧急供应,但要求中国取消限制。与日本联盟扩展到国防对话,计划次年开会。贸易摩擦持续,中国电动车关税影响欧盟企业生产。她在议会演讲重申平衡贸易,但措施没撤。她的任期到2029年,焦点全球伙伴,包括气候和数字,但成员国分歧大。
中欧关系保持紧张,欧盟推对俄制裁,包含中资实体。中国回应强调互惠。冯德莱恩继续领导经济安全,监测中国出口,但依赖率高。她的疫苗调查还在进行,诉讼缠身。整体看,这趟访华没大突破,欧盟的双重策略让合作难进,但她位置稳,未来几年还得应对这些事儿。
话说,这事件后,欧盟内部企业压力大,中国市场丢不得,日本联盟短期难顶用。冯德莱恩的算盘打得响,但现实骨感,中方立场坚定,欧盟若不改弦更张,关系难暖。接地气讲,别总想占便宜又不付出,国际事儿得讲实际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