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图,看清银行存款系统全貌
你是否也在金融产品设计中感到“账户太多、逻辑太乱”?本文将用一张图带你拆解银行存款系统的底层结构,从账户分类、资金流向到产品机制,一步步教你如何构建“清晰、合规、可落地”的金融产品体系。下图是银行核心存款系统的主要核心功能。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。
对公存款单位活期账户开户:银行依据单位客户提交的合法资料,如营业执照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,审核通过后为其开设用于日常资金收付的活期存款账户,方便单位进行频繁的资金往来操作。
单位定期账户开户:当单位有闲置资金且希望获取较活期更高的利息收益时,银行按照规定流程,为单位办理定期存款账户的开立,约定存款期限和利率。
单位活期账户资金存入:单位可通过转账、现金缴存等方式,将资金存入已开立的活期账户,增加账户余额,满足日常支付等需求。
单位活期账户资金支取:单位根据业务需要,凭借合法的支付凭证,如支票、电汇单等,从活期账户中提取资金,用于支付货款、费用等。
单位定期全部/部分提取:单位定期存款在到期或符合提前支取条件时,可选择将全部存款取出,但是只有一次机会。
账户销户:当单位因业务终止等原因不再使用存款账户时,向银行提交销户申请,银行审核账户无未结清业务后,办理账户注销手续,结清账户余额。
账户监控:银行利用系统对单位存款账户的资金变动、交易频率等情况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,及时发现异常交易,防范资金风险,保障账户资金安全。
账户启用/变更登记:账户因某种原因暂停使用后,可办理启用手续恢复使用;若单位账户信息如法定代表人、地址等发生变化,需向银行申请变更登记,更新账户资料。
对私存款账户开户:个人客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,如身份证、护照等,到银行网点或通过线上渠道,申请开立个人存款账户,用于个人资金的存储与管理。
支取资金:个人可通过银行卡、存折、手机银行等方式,从自己的存款账户中提取现金或进行转账,满足日常消费、投资等资金使用需求。
存入资金:个人通过现金存入、转账存入等方式,将资金存入自己的存款账户,增加账户资金余额。
账户销户:个人不再使用存款账户时,携带有效证件和账户凭证,到银行办理销户,银行结清账户利息和余额后注销账户。
一本通开折: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一本通存折,该存折可整合多个定期、活期等账户信息,方便个人集中管理多种存款业务。
一本通销折:个人不再使用一本通存折时,到银行办理销折手续,银行将存折内各账户的资金进行相应处理后,收回存折。
存单开立:银行根据个人客户的定期存款需求,为其开立存单,明确存款金额、期限、利率等信息,作为存款凭证。
协议存款协议签订:银行与客户(通常为大型机构客户)就协议存款的金额、期限、利率、付息方式等关键条款进行协商并签订协议,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。
协议撤销:在协议约定的可撤销情形出现或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,解除之前签订的协议存款协议,终止相关业务。
个人理财协议签约:个人客户与银行签订个人理财协议,约定将一定资金按照理财方案进行投资管理,以获取理财收益。
个人理财协议解约:个人客户在理财协议约定的解约条件满足时,或与银行协商后,解除个人理财协议,对理财资金进行相应处理。
协议存款到期:协议存款达到约定的存款期限,银行按照协议约定的利率和付息方式,向客户支付本金和利息。
结构性存款成立:银行设计结构性存款产品,确定产品的结构、挂钩标的(如利率、汇率、股票指数等)、收益计算方式等,完成产品的设立。
认购: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,按照银行规定的流程和金额,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,将资金投入该产品。
撤单:投资者在规定的撤单时间内,因自身原因或市场变化等,向银行申请撤销已提交的结构性存款认购申请,收回认购资金。
质押:投资者将持有的结构性存款作为质押物,向银行或其他机构申请贷款,在贷款期间,结构性存款的权益受到一定限制。
解压:当质押的结构性存款所担保的债务清偿后,投资者向相关机构申请解除质押,恢复对结构性存款的完整权益。
支取:投资者在结构性存款产品允许提前支取的情况下,或产品到期时,按照规定流程从产品中提取资金。
计提:银行按照会计准则和产品约定,定期对结构性存款的收益、风险准备金等进行计提,以准确反映产品的财务状况。
到期:结构性存款产品达到约定的期限,银行根据产品实际挂钩标的的表现,计算并向投资者支付相应的本金和收益。
通用账户启用:存款账户因未激活、暂停等原因无法使用时,客户向银行申请办理启用手续,使账户恢复正常使用状态,可进行资金收付等操作。
账户停用:客户因自身管理需求或账户存在风险等情况,向银行申请暂停账户的使用,暂停期间账户无法进行资金交易。
监管账户协议签订:银行与相关监管方、客户签订监管账户协议,明确监管账户的资金用途、监管方式、各方责任等,确保账户资金按照约定使用。
监管账户业务处理:银行根据监管账户协议,对监管账户的资金存入、支取、划转等业务进行处理,严格按照协议约定的条件办理相关交易。
账户机构转移:当客户的存款账户需要从一个银行机构转移到另一个银行机构时,银行按照内部流程办理账户的机构转移手续,确保账户服务的连续性。
账户科目结转:银行根据会计核算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,对存款账户的会计科目进行结转调整,以准确反映账户的财务归属和核算内容。
冻结解控司法冻结:银行根据人民F院、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,对涉案存款账户进行冻结,限制账户资金的支取和转移,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执行工作。
司法续冻:司法冻结期限届满前,司法机关如需继续冻结存款账户,向银行出具续冻法律文书,银行据此对已冻结账户办理续冻手续,延长冻结期限。
司法解冻:司法机关查明存款账户与案件无关,或案件处理完毕后,向银行出具解冻法律文书,银行对冻结的账户进行解冻,恢复账户的正常使用。
司法扣划:司法机关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,要求银行将涉案存款账户中的资金扣划至指定账户,用于履行债务、支付罚款等。
账户止付/解止付:银行根据客户申请或内部规定,对存款账户进行止付操作,禁止账户资金的支付;当止付原因消除后,办理解止付手续,恢复账户的支付功能。
维护司法黑白名单:银行根据司法机关的要求,建立和维护涉及司法案件的存款账户黑白名单,对列入黑名单的账户加强监管,对列入白名单的账户按正常业务处理。
存款证明开立:银行根据客户申请,为其出具存款证明,证明客户在某一时间段内存款账户的余额情况,常用于留学、签证等场景。
存款证明到期:存款证明具有一定的有效期,到期后自动失效,若客户仍需存款证明,需重新申请开立。
存款证明解除:客户在存款证明有效期内,因业务需求变化等原因,向银行申请解除存款证明,银行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理。
到期自动解冻:存款账户因定期存款到期等原因被冻结(如部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限制等情况),在存款到期时,银行系统自动对账户进行解冻操作。
到期解止付:存款账户因特定业务被止付,当业务到期时,银行自动对账户办理解止付手续,恢复账户的正常使用。
利息利息试算:银行根据客户的存款金额、存款期限、约定利率等信息,为客户试算存款到期后可获得的利息金额,方便客户了解收益情况,辅助客户进行存款决策。
利息计算:银行按照国家利率政策和存款合同约定的计息方式,如积数计息法、逐笔计息法等,准确计算存款产生的利息金额。
利息计提:银行按照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,定期(如按月、按季)对尚未支付的存款利息进行计提,计入当期损益,以准确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。
利息入账:银行将计算好的存款利息转入客户的存款账户,增加客户的账户余额,完成利息的支付操作。
利息税计算:银行根据国家税收政策,计算存款利息应缴纳的利息税金额,利息税的税率和征收方式按照国家规定执行。
利息税代扣:银行在向客户支付存款利息时,按照规定的税率,代扣客户应缴纳的利息税,并将代扣的税款上缴税务机关。
利率调整:银行根据国家利率调整政策、市场利率变化以及自身经营策略,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,调整后的利率适用于相应的存款业务。
积数调整:当存款账户的资金发生变动(如部分提前支取、错账调整等),导致存款积数(存款金额与存期的乘积)不准确时,银行对积数进行调整,以保证利息计算的准确性。
卡管理开I类卡:银行按照监管要求和内部流程,为个人客户开立I类银行账户卡,I类卡具有全功能,可办理存款、取款、转账、消费等各类银行业务,且无转账和消费限额(除法律规定外)。
开II、III类卡: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和监管规定,为个人客户开立II类或III类银行账户卡。II类卡可办理存款、限额消费和缴费、限额向非绑定账户转出资金等业务;III类卡主要用于小额消费和缴费,账户余额不得超过规定限额。
换卡:当银行卡损坏、到期或客户有换卡需求时,客户向银行申请更换银行卡,银行为其办理换卡手续,将原卡的资金和相关业务转移到新卡上。
补卡:银行卡丢失后,客户及时向银行申请挂失,然后办理补卡手续,银行重新为客户制作一张银行卡,保障客户的资金使用。
销卡:客户不再使用银行卡时,携带有效证件和银行卡到银行办理销卡手续,银行结清卡内余额和相关费用后,注销银行卡。
锁定账户:当银行卡存在风险(如疑似被盗刷)或客户因自身原因需要暂停卡的使用时,可通过银行渠道对银行卡账户进行锁定,锁定后卡无法进行交易。
验证磁道:银行在办理银行卡相关业务(如刷卡消费、ATM取款等)时,对银行卡的磁道信息进行验证,以确认银行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。
卡密码管理:包括密码设置(客户在开卡或后续设置银行卡的交易密码)、密码修改(客户根据需要更改银行卡密码)、密码重置(客户遗忘密码时,通过验证身份后重置密码)等,保障银行卡的使用安全。
凭证管理出售:向客户出售各类业务凭证,如支票、汇票、本票等,客户可使用这些凭证办理相应的支付结算业务。
注销:客户对不再使用或作废的业务凭证,向银行申请注销,银行对凭证进行回收和处理,防止凭证被滥用。
挂失/解挂:业务凭证丢失后,客户向银行申请挂失,暂停该凭证的使用;当凭证找回或挂失原因消除时,办理解挂手续,恢复凭证的使用。
更换:业务凭证因损坏、过期等原因无法使用时,客户向银行申请更换新的凭证,银行按照规定流程为客户办理更换。
密码校验:对于有密码的业务凭证(如带密码的支票),银行在办理相关业务时,对凭证的密码进行校验,确保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。
密码设置、修改、重置:客户为业务凭证设置密码,后续可根据需要修改密码,若遗忘密码,可通过验证身份后重置密码,保障凭证的使用安全。
锁定/解锁:当业务凭证存在风险或异常情况时,银行对凭证进行锁定,禁止使用;当风险消除后,办理解锁手续,恢复凭证的使用。
限额管理23类户限额:银行根据监管规定,对23类存款账户的资金收付、转账等业务设置限额,控制账户的交易规模,防范风险。
非柜面限额:银行对客户通过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、电话银行等非柜面渠道办理的存款业务设置限额,如转账限额、消费限额等,保障客户资金在非柜面渠道使用的安全。
柜面限额:银行对客户在柜面办理的大额存款业务(如大额取现、大额转账等)设置限额,或根据客户身份、业务类型等进行限额管理,便于柜面业务的风险控制和规范操作。
其它利息支付:银行按照存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和计息周期,向存款客户支付存款利息,利息支付方式可分为定期支付和到期支付等。
存款额度维护: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、业务需求以及内部风险管理要求,对客户的存款额度进行设置、调整和维护,确保存款业务在合理额度内开展。
计息合约维护:银行与客户就存款的计息方式、计息周期、利率调整方式等签订计息合约,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对合约内容进行维护和更新。
质押处置:当出质人无法履行质押债务时,质权人按照法律规定和质押合同约定,对质押的存款进行处置,以实现债权。
保证金冻结:银行根据业务约定或法律要求,对客户缴存的保证金账户进行冻结,冻结期间保证金无法被客户随意支取,保障相关业务的履行。
保证金解冻:当保证金所担保的业务完成或相关条件满足时,银行对冻结的保证金账户进行解冻,恢复客户对保证金的支配权。
保证金核对:银行定期或在特定时间,对客户的保证金账户余额、缴存情况等进行核对,确保保证金的金额和状态与业务约定一致。
本文由 @东边有耳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。未经作者许可,禁止转载
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