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14 13:46

号称“专打中国”的日本电磁炮上舰,口径40毫米,与中国比如何?


日本起步虽晚,中国积累已深说起电磁炮,日本其实挺晚才认真搞起来的。上世纪90年代他们就有点想法,但真正投钱研究得等到2016年,那时候防卫省才开始拨款搞基础技术。起步时,他们弄了个16毫米的小样机,炮管就2米长,用铜轨和一些绝缘材料,能量1兆焦,能把20克的铝弹打到每秒2.7千米的速度。
听着还行,但实际问题一大堆,尤其是导轨寿命短,只能撑120发左右,远不够实战用。到了2018年,他们公开这个小炮的性能,算是正式入局。可日本知道自己底子薄,就找美国合作,美国那时正好对电磁炮热情减退,通用原子和BAE这些公司转头帮日本,带去不少技术。

2021年美国彻底放弃后,日本项目加速,2023年5月推出40毫米样机,重8吨,炮管6米,动能5兆焦,弹丸300克左右,初速2297米每秒。轨寿命勉强过120发,但离实用还差远。预算年年涨,2022年65亿日元,2023年160亿日元,主要冲着防空反导去。
相比之下,中国电磁炮起步早得多,80年代初工程物理研究院就建了实验装置,把0.34克弹丸加速到每秒1.68千米。1990年303EMG型首发,30克弹丸出膛。2001年有色金属研究院搞高温超导,2006年在德国会议上中国论文52篇,仅次美国。

2011年内蒙古白城基地试射,33.5米轨对准混凝土钢板靶,全穿透。最厚10米混凝土都没挡住。中国进度稳,早日本十年,技术积累深厚,到2018年海洋山号登陆舰上装18.5米巨炮,口径估测60到100毫米,弹丸几公斤,速度2580米每秒,动能33兆焦,射程200公里。同年陆基靶场14辆装甲车当靶,弹痕满满。

2023年央视报道,百公里外穿8厘米钢板或三层混凝土。12月海军工程大学团队出纳米陶瓷材料,解决轨磨损。两国起点不同,日本靠合作补短板,中国自主推进,领先明显。日本40毫米小口径偏防空,中国大口径攻防兼备,动能中国高出一截,2018测试弹丸25公斤,初速7.3马赫。
日本宣传针对中国高超武器,但实际样机动能才5兆焦,目标20兆焦,中国早超33兆焦。能源和材料是共同难题,日本体积大,转换效率低,中国用纳米涂层寿命达连续120发无故障。
日本2023年10月在飞鸟号上首海上射,电缆外露,电源箱堆甲板,验证兼容性。中国2018年已舰载测试,早一步。日本2025年6到7月对靶船实射,全球首例,弹速2500米每秒,但口径小,弹重轻,威力有限。中国陆基和舰载并进,进度更快。

日本防空为主,中国攻守兼备日本这个40毫米电磁炮,定位就是防空反导,号称专打中国军舰和高超导弹。宣传片里模拟击穿052D驱逐舰,弹丸撕舰体,但实际弹丸才320克或300克,像个苹果大小。炮塔棱角分明,2024年4月横须贺港口照片显示线路藏好,能俯仰旋转,射击前摘罩。

2025年3月飞鸟号尾部炮塔加四个电源箱,再测。4月整合光电红外雷达,5月和德国法国签协议,美方派人交流。6到7月对真实靶船射,炮塔锁定,弹丸掠海击中,结构崩裂,海面泡沫。9月ATLA公布,火光闪,靶船倾侧。

这是全球首次舰上实射,动能5兆焦,初速2230米每秒。计划2027年小口径反舰原型,2028年中口径防空版,可装舰或车,五年电源体积减半,十年减九成。实战炮20兆焦,射程200公里,每分10发,弹10公斤,配27DDG驱逐舰。
重点防高超导弹,口径小体积小,电力需求低,便于舰载。但轨磨损大,能源体积影响机动,转换效率不到50%。中国电磁炮定位广,攻守兼备。2018年海洋山号艏部巨炮,长18.5米,口径大,弹几公斤,2580米每秒,33兆焦,200公里射程。

陆基靶场14辆装甲车弹痕密布。2023年4月报道,百公里穿8厘米钢或三层混凝土。12月纳米陶瓷涂层,轨平滑,经多次发射无烧蚀。2024年测7马赫弹丸,双轨设计提功率,2025年计划舰载部署,X形双轨,60公斤弹Mach 7。
中国动能领先,连续性好,弹25公斤,初速7.3马赫,远超日本样机。日本小口径灵活,中国大口径威力强,日本轨120发,中国120发无故障。日本依赖美欧,中国自主,材料能源难题中国先解。
日本测试全球首,但中国2018年舰载早验证。宣传“专打中国”,但中国技术占优,海战潜力大。中国还探电磁用于航母弹射,2024年高超音速测试成熟。日本追赶,中国领跑。

未来挑战犹存,中国前景广阔日本电磁炮虽有进展,但难题多。轨磨损、能源体积、转换效率低,需合作解。2025年后美欧数据交换,改轨涂层,检查无损。但体积大,隐蔽生存差,不利实战。计划配13DDX驱逐舰,预留空间,炮塔隐形。
中国也面材料能源挑战,但纳米涂层升寿命,2023年连续120发无故障,初速2000米每秒。2025年X形设计推,电磁场稳,60公斤Mach 7。计划2025年部署,船厂装,模拟航行射。

全球仅中国森林灭火型实用,其他武器需时。日本能否赶超待看,中国进度前列。两国竞争,日本小步快跑,中国大步领先,轨寿命电源决胜。中国领先深厚,未来海战变革大。日本40毫米上舰虽针对中国,但差距明显,中国技术全面,实战潜力强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号称“专打中国”的日本电磁炮上舰,口径40毫米,与中国比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