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款一百万,对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
图片/CEOBIZ
穷家难当,
富家难守。
一百万要是放在北上广深, 可能连个首付的零头都不够。
但是放在三四线城市,那 基本就可以轻松躺平了,吃喝玩乐都不带重样的。
一边是一线城市的高压奋斗,一边是小镇生活的悠然自得。
中国城市经济的断层,就像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。
同一张人民币,放在不同的地方,不是横着走就是竖着走。
1、百万存款的现实割裂
自从微信和支付宝扫码付款开始普及,很多人就对钱没什么概念了。
出门不带现金也不觉得缺钱,手机里的钱一扫就出去了,看不到也摸不着。
如果说一个月能赚一万块,那么一年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也就是12万。
先不说赚一万块难不难, 就说在现实生活里那些七零八碎的开支,根本就不可能省得了。
每个月的工资,就是在手上过了一下,水花都没看到就没了。
在一线城市,光是房租一个月可能就得花两三千甚至更高,吃饭再怎么省也得一两千。
柴米油盐酱醋茶,样样都得花钱,一个月下来能攒个三千块的都算是省吃俭用的高手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就算是牛逼一点能存个10万块,都至少要存整整十年。
所以,一百万现金,是什么概念?
就像是 30年前的万元户,把钱埋到地底下一样,这 几乎就是三代人的全部家底了。
对普通人来说,一百万能救一条命,甚至是能救一整个家。
2、低息时代的躺平破产
以前的利息够吃肉,现在只够喝风。
五年前,手上有个百万存款的人还可以幻想着吃点利息躺平摆烂。
毕竟一年的利息都有4万块,相当于月入3千多,已经足够覆盖二三线城市的基本生活费了。
但现在,六大行五年期存款利率已经降到了1.8%以下,百万存款的年息大幅度缩水。
之前看网上有人 靠300万的存款,每个月上万块的利息,直接躺平了。
但后来利率下调,就只能被迫重新出来找工作了。
俗话说得好, 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当一个人 在习惯了高消费后,就很难再回到以前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了。
即使收入减少,也很难把开销降下来。
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,全国14亿人口中,存款超过100万元的个人仅占总人口的0.1%,也就是140万人左右。
而且其中有68%都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等一线城市。
但讽刺的是,这些地方的人均居住面积,可能还不如鹤岗一个房子的杂物间大。
很多人把老家县城里的房子和田地卖掉,举全家之力凑个首付, 就为了在一二线城市定居改命。
当数字的重量压垮了生活的杠杆时,100万是自由的起点,还是欲望的牢笼。
西塞罗曾说:“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,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”。
要知道,钱不是目的,而是工具。
财富自由的本质,就是你能拥有绝对的选择权。
祝好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