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17 19:08

中方不接电话后,不到24小时,美方报复来了,下架大批中国产品

美国终于不喊口号了,开始动手了。

不是靠发声明、开记者会,也不是在联合国吵“供应链安全”,而是直接掏钱、立规矩——7.35亿美元,砸向得州一个还没破土的稀土分离厂;同时,把“中国必须提前通报稀土出口计划”写进国会法定文件,变成必须谈判的条款。

这不再是情绪宣泄,是战略换挡。
过去五年,美国一直在说“摆脱中国稀土依赖”,可真正行动的,只有几项零散补贴和科研项目。
这次不一样。
这笔钱,不是给研发,不是给勘探,是直接建厂——重稀土分离。
这是整个供应链里最难、最脏、最技术密集的一环。

全球能稳定量产重稀土分离的企业,不到十家,中国占了九家。
美国现在要自己造一个,而且是“示范厂”,目标明确:不是试一试,是要快速复制、量产、替代。
而更隐蔽的一步,是“预沟通机制”。
这不是技术问题,是权力问题。
中国出口稀土,审批权在自己手里,这是主权。

美国现在不谈“你别限制出口”,转而要求“你出口前得告诉我”。
听起来像礼貌协商,实则是把“知情权”包装成“规则”,试图在法律层面架空中国的决策自主权。
这就像你家厨房的煤气罐,我不能抢,但我要求你每次用之前,先发个短信给我:“我要点火了,预计用半小时。
”你要是不发,我就说你违反了“家庭能源安全协议”。
中方没接招。10月1日新规重申:出口审批,不接受任何外部干预。

美国四天后就回敬一份国会报告,把“预沟通”写成法定诉求——这不是谈判,是下战书。
他们知道中国不会让步,所以干脆把“不让步”变成议题本身,让这场博弈变成永久性议题,持续消耗中国外交资源,同时在国内制造“我们正在行动”的政治叙事。
真正值得警惕的,不是美国建厂的速度,而是他们把“稀土”从商品,变成了“地缘政治符号”。
过去,稀土是工业原料;现在,它是“国家安全的开关”。
谁控制了重稀土分离,谁就掌握了电动车电机、导弹制导系统、风力发电机的核心材料。

美国这次不是在补短板,是在重构规则——用国内补贴养本土产能,用国际规则限制中国出口自由,双线夹击。
中国不是没准备。
过去十年,我们建了全球最大、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,从开采、冶炼到回收,环环相扣。
但美国现在要做的,是“去中国化”的供应链模板:用法律逼你透明,用补贴逼你出局,用盟友围堵你出口。
这不是单点竞争,是系统性重构。

未来三年,关键看三点:第一,得州这个示范厂能不能在2027年前投产,产能能否达到1000吨/年——这是能否替代中国出口的生死线;第二,欧盟、日本会不会跟进,要求中国“预沟通”,形成多边围堵;第三,中国会不会把稀土出口配额,与新能源技术出口挂钩——比如,你买我的电动车,就得接受我控制的稀土供应。
这不是一场关于矿产的战争,而是一场关于“谁定义规则”的战争。
美国想用“透明”换“控制”,中国守的是“主权”二字。
当技术被政治化,资源就不再是资源,而是权力的延伸。
谁先在规则上站稳脚跟,谁就能在下一代能源时代,握紧方向盘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中方不接电话后,不到24小时,美方报复来了,下架大批中国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