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20 09:22

我是上海人,刚从石家庄回来,实在忍不住想说:对石家庄5点印象

1 正定古城墙:青灰砖上的阳光,比豫园更懂“慢” 出石家庄站,第一站直奔正定。上海的豫园我去了不下十次,飞檐斗拱里挤着叫卖的小贩、举着相机的游客,连石狮子的爪子上都沾着甜腻的香火味。可正定古城的城墙,是“空”的——没有栏杆,没有检票口,青灰色的城砖被岁月磨得发亮,砖缝里的杂草长得自在,像没人管的野孩子。

我沿着城墙根走,鞋底蹭过砖面的粗粝感,比上海外滩的抛光石板更踏实。没遇到兜售纪念品的人,只碰见三个提着鸟笼的老人,坐在城根下的石墩上聊天,河北口音慢悠悠的:“今儿天好,城墙根晒得暖”“昨儿在这儿捡着个松果,给小孙子玩”。风从城门洞穿过来,吹得鸟笼上的布晃,不像豫园的风那样裹着人声,只有旧砖和草木的清冽。

顺着马道爬上城墙,视野一下子打开了——城墙上的路宽得能并排走三个人,垛口矮矮的,往下看是古城里的青砖灰瓦,红灯笼挂在屋檐下,不像上海的老弄堂那样挤仄,每一户的院子都透着“舒展”的劲儿。远处的开元寺塔隐隐约约,和近处的老槐树搭成一幅画,阳光斜斜地落在砖上,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,竟让人忘了身后就是车水马龙的正定县城。

2 隆兴寺转轮藏:一推“吱呀”,就碰响了宋朝的齿轮 在上海博物馆,我见过不少古建模型,紫檀木做的,精致得像玩具,却隔着玻璃的冷。可隆兴寺的转轮藏,是“活”的——它就立在慈氏阁里,高得快碰到梁,全是木头做的,木纹像水波一样一圈圈散开,摸上去凉丝丝的,像是千年前的匠人刚打磨完。 导游说,这是国内现存最老的宋代转轮藏,全靠榫卯咬合,没一根钉子。我试着轻轻推了推侧面的木柄,它“吱呀”一声转起来,声音不刺耳,像老上海弄堂里的藤椅摇晃声,却更沉、更慢。阳光从殿外的窗棂照进来,落在转轮藏的格子上,光影跟着转,竟让人觉得,这木头里藏着时光的齿轮,一转,就回到了宋朝。

转到大悲阁前,我彻底被震住了——那尊千手观音像从楼下一直通到三楼,抬头时脖子都酸了,衣袂飘得像真的会动,脸上的慈悲不是雕塑的冰冷,倒像能看透人心。上海静安寺的佛像也庄严,但总隔着香火的烟,而这里的观音,就立在你面前,连衣纹里的细尘都看得清,让人忍不住放轻脚步,连呼吸都慢了半拍。

3 抱犊寨山顶:风里没有玻璃味,只有山野的清 上海的佘山,我爬过一次,沿途全是规整的台阶、刷着油漆的指示牌,山顶的观景台能看见远处的迪士尼城堡,热闹得像个游乐场。可抱犊寨的山,是“野”的——山路两旁的树长得密,松针落了一地,踩上去软软的,不像上海公园那样修剪得整齐。我没坐索道,慢慢往上爬,遇见不少石家庄的老人,有的背着太极剑,有的手里攥着刚摘的野酸枣,看见我就笑:“上海来的?再往上走,能看见整座城!”风从树林里吹过来,带着松针和泥土的味道,没有陆家嘴写字楼里空调风的干燥,也没有黄浦江风里的水汽,就那么清清爽爽地灌进领口,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。

到了山顶,视野一下子打开了——远处的石家庄市区,高楼和农田交错着,不像上海那样密密麻麻挤成一片,天际线低低的,连着远处的太行山,像铺了层绿毯子。古寨的石头墙还在,虽然斑驳,却能想象出以前有人在这儿守着的模样,墙根下坐着几个写生的学生,画板上的山和云,画得不算精致,却有股子灵气。

4 滹沱河晚照:灯光不晃眼,像撒了一把星星在水里 滹沱河的夜,是“柔”的——我傍晚去的时候,河边的步道上没什么人,有情侣牵手走着,有推着婴儿车的夫妻,还有孩子在草地上追着风筝跑,每个人都走得慢悠悠,不像外滩那样得侧身挤。河面上的灯光很暗,是岸边的路灯映过来的,随着水波晃啊晃,不像黄浦江的霓虹灯那样刺眼,倒像谁撒了一把星星在水里。风从河面上吹过来,带着点水汽,不凉,却很舒服,比上海弄堂里的风多了份开阔。我看见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,鱼竿一动不动,他也不急,就坐在小马扎上看着水面,像一幅静止的画。

后来走到河对岸的木栈道,远处的正定古城夜景隐隐约约,灯光打在古城墙上,暖烘烘的,没有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那么华丽,却更像老家的村口,安安静静的。我买了个棉花糖,粉色的,像朵云,咬一口,甜得很纯粹,风里的甜、水里的光,竟让我忘了自己是在陌生的城市。

5 新旧之间的从容:红砖厂房与玻璃楼,竟这么搭 我在中华大街上走,一边是玻璃幕墙的写字楼,反光里能看见远处的电视塔,和上海的陆家嘴很像;另一边是红砖的老厂房,墙上的“石家庄棉纺厂”字样还在,爬满了爬山虎,像给旧时光盖了层绿被子。厂房门口有个小广场,老人们在跳广场舞,音乐是河北梆子,调子有劲儿,不像上海广场舞的流行歌那样软,跺脚的声音咚咚响,透着股爽利。

走到路口,我看着写字楼的玻璃反光和老厂房的红砖,看着骑自行车的人慢悠悠经过,车筐里放着刚买的青菜,看着卖糖炒栗子的小贩在路边吆喝,“刚出锅的,热乎!”忽然觉得,石家庄不像上海那样“精致得紧绷”,它的新和旧,就像棉纺厂的纱和古城的砖,看似不搭,却揉得很自然——既有工业城市的踏实,又有千年古城的沉韵。

回上海的高铁上,我翻着手机里的照片:正定城墙上的影子、隆兴寺转轮藏的木纹、抱犊寨山顶的风、滹沱河上的孔明灯,还有中华大街上的红砖厂房。忽然明白为什么大家说石家庄“被低估”——它的美,不是网红城市的“一眼惊艳”,而是像老茶一样,要慢慢品:是城砖上的阳光,是古建里的呼吸,是山河里的从容,是新旧之间的不慌不忙。

如果你也想避开人潮,找个地方“放空”,石家庄真的值得来一趟——不用赶景点,就沿着古城墙走一走,在隆兴寺里摸一摸千年的木头,去滹沱河边等一场日落,你会发现,华北平原上的这座城,藏着太多让人心驰神往的细节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我是上海人,刚从石家庄回来,实在忍不住想说:对石家庄5点印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