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鲸锁露:顶流内签背后,阿里文娱的“破局”与赵露思的最优解
当虎鲸文娱总部的欢迎物料悄然挂起,全网对“赵露思签约”的讨论终于从猜测落地。从“逐露中原”的多家争抢,到阿里系内部完成转约,这场持续四年的合约拉扯,最终走向了最令人期待的结局——顶流扛剧花归入巨头核心圈,而从未直签过艺人的阿里文娱(现虎鲸文娱),也迎来了可能改写行业布局的关键一步。这场签约的核心精妙,在于“内签转约”的最优路径设计。回溯此前的解约风波,赵露思与前公司的矛盾早已公开化,从健康被漠视到工作室运营权争夺,再到网传高达4亿的违约金压力,外签似乎意味着一场两败俱伤的消耗。而阿里系的“内部消化”完美规避了这些风险:踢开争议不断的前合作方,将这位“销冠”直接纳入虎鲸文娱核心体系,既省去了外签可能涉及的天价“放行费”,更延续了双方长期合作积累的默契。对赵露思而言,这不是从零开始的冒险,而是站在资源巨人肩膀上的升级——虎鲸文娱手握优酷的影视制作、大麦的线下演出、阿里音乐的音频宣发等全链路资源,这些正是顶流艺人拓宽事业边界的关键筹码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这场签约背后的行业信号:虎鲸文娱的“锁露”动作,本质是阿里系文娱补全核心短板的战略布局。作为曾以流量分发为核心的平台型玩家,阿里大文娱虽构建了覆盖影视、音乐、游戏的庞大版图,却始终缺乏能串联起全产业链的“核心IP级艺人”,IP开发能力的薄弱曾是其与腾讯泛娱乐竞争的明显短板。而赵露思恰恰是经过市场验证的“爆款发动机”——从《传闻中的陈芊芊》到《许我耀眼》,她的作品总能稳定撬动播放量与话题度,这种“扛剧力”正是阿里文娱亟需的内容锚点。用全网造势的方式释放签约信号,与其说是争抢艺人,不如说是宣告阿里文娱“内容+平台”双轮驱动的野心终于有了落地载体。
关于签约模式的三种猜想,更折射出这场合作的特殊性。虎鲸文娱的前身阿里大文娱从未有过直签艺人的先例,其定位类似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(IEG),过往多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经纪业务。若赵露思成为其首位直系艺人(猜想1),无疑彰显了阿里系对她的绝对重视,相当于以集团资源为其背书;而“挂靠集团+自主操盘”的模式(猜想2),则更符合顶流艺人对事业控制权的需求,也与网传“可跨平台接戏”的信息高度契合;至于签约子公司的可能(猜想3),虽会削弱“核心嫡系”的仪式感,但虎鲸文娱的资源协同能力,仍能让她获得远超从前的发展支撑。
无论最终采用何种模式,这场签约都是双赢的必然。对赵露思而言,告别了消耗型合作,步入了“资源适配度最高”的核心圈;对虎鲸文娱来说,拿下这位顶流扛剧花,不仅收获了“摇钱树”,更找到了激活全产业链的关键钥匙。当大楼的光影为她亮起,这场“内签转约”的故事,早已超越了艺人换东家的范畴——它是顶流艺人的清醒选择,更是巨头文娱板块的战略破局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