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22 11:34

继稀土后,中方又增新筹码,美媒:中国这领域出手,将瘫痪美经济

2025年10月,继稀土之后,中国在另一个“命根子”领域也亮出了底牌,医药原料。
这可不是吓唬人,美国媒体自己都说了,要是中国真掐这个口,美国的经济可能就不只是打喷嚏了,直接躺床上输液都来不及。
从军工到民生,从F-35到退烧药,中国手里的牌一张张翻开,打得特朗普政府是连招都接不上。
稀土只是前菜,现在轮到“吃药”的问题了。话说回来,美方到底是怎么把自己搞到这个地步的?中国又是怎么悄悄地,一步步把局设下来的?

中国稀土动一下,美国军工抖三抖稀土这事,美国早就知道自己有短板,但真到中国一动手的时候,才发现问题比想象中严重得多。
2025年10月,中国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,几天之内,美股军工板块直接跳水,F-35战斗机的生产线都“打摆子”了。
稀土不是稀奇的土,而是高科技产业的“维生素”,从导弹、雷达到新能源汽车,样样离不开。

偏偏这玩意中国不仅储量大,加工能力还占了全球九成以上,尤其是更难提炼的重稀土,几乎就是中国一家说了算。
美方想反制也不是没试过,特朗普那边一度要把稀土加个税,结果本国企业一听,全跳起来反对。

理由很简单:你加税,我们就只能涨价或者停工,损失的还是美国自己。最终,加税计划三天没挺住就撤了。
说到底,这不是打贸易战,而是打供应链战。中国这一招,不是乱出手,而是精准试探。看看你怎么应对,顺便给下一步做准备。

中国医药原料,一旦断供,美国真扛不住
相比稀土的“高冷”,医药原料这张牌,打得更直接。这东西不像导弹那么遥远,它关乎的是普通美国人每天要吃的药。
美国药典委员会自己统计过,700多种药物的原料中,有不少关键成分完全依赖中国。

比如青霉素、顺铂、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……这些不是用来打仗的,是给孩子退烧、给老人治癌的。
而且即便绕道印度,绕得也不远,印度本身八成的原料药中间体还是得从中国买。
更尴尬的是,美国压根没法轻松补上这个缺口。一来环保成本太高,做个原料药,废水一大堆,处理费是中国的三倍。二来工厂都外包出去了,要建回来,起码5年起步,还得烧掉80亿美元。

特朗普政府试过对医药原料加税,结果不到72小时,就被本国制药公司怼了回去。
谁都明白,一旦药价飞涨或者断供,最先遭殃的是中低收入群体,这可比军工断链更棘手。

产业链不是“你断就断”的游戏很多人觉得,美国大可以把产业链搬回本土,或者转移到别的国家。但现实是,这事说得容易,做起来比登月还难。
尤其是像医药原料这种产业,不光是工厂,更是技术、经验、人力、成本的综合体。
中国这边,早就不是简单的“代工厂”了。像酶法合成、绿色生产这些技术,已经拉开了和欧美的差距。

再加上中国把原料、成品、上下游打通,形成了一体化产业链,别人想抄都抄不来。
欧洲人倒是看得明白,德国、法国这些国家已经悄悄和中国签了长期供应协议,生怕将来抢药的时候排不上号。美国这边还在喊“脱钩”,可现实是,越脱越被动。

谁能稳住民生,谁才有话语权中方没有频出狠招,而是一步步推进,每次都选在关键节点。稀土之后亮出医药原料,不是为了搞垮对方,而是告诉你:别把经济对抗当成游戏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反观美国,策略上却越来越乱。特朗普政府一边喊着制造业回流,一边又扛不住本国企业的反弹。

政策今天一个样,明天又拐弯,连自己人都看不明白。加上政府时不时就来个“停摆”,供应链危机更是雪上加霜。
而中国这边,动作少但准。比如“一带一路”项目,已经把医药产业链铺到了东南亚、非洲和中东,不是为了绕开美国,而是建立一个“多点开花”的全球网络。

美国媒体说得很直接,中国如果在医药原料上出手,美国经济会瘫痪。这话听起来吓人,但背后的逻辑却是:美国早就把自己放在了太过依赖别人的位置上,只是现在才意识到后果。
中国并不想搞“经济核弹”,也没打算让谁“断药断气”,但既然你要打供应链战,那就得承认,资源和产业链也能成为筹码。
全球化不是单向剥削,而是互相成就,你不能一边享受低价高效的供应链,一边又想着随时脱钩。

这不是第一次中美围绕资源和供应链博弈,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。但这一次,中国选择了更贴近民生、更难被替代的领域出牌。
总结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从稀土到药品,中国没有主动挑事,但也不是任人挑衅还不还手。只是提醒对方:在全球化的今天,谁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。

美国如果真想解决问题,得先学会尊重产业链的现实,而不是一味喊口号。因为有些东西,不是你想要就有,也不是你想断就能断。产业链这东西,最怕的不是外部冲击,而是自以为是。
看清这一点,也许比再开一个药厂更重要。
信息来源:最新报告:近700种美国原料药依赖中国提供原材料
2025-10-16 15:37·观察者网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继稀土后,中方又增新筹码,美媒:中国这领域出手,将瘫痪美经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