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22 23:05

大定州为什么被拆分了呢?以后还有机会成为地级市吗?未来展望

定州:辉煌往事和命运的拐弯口

你要说河北哪个地方最有资格谈“自个儿那点老底子”,保定摆摆手,正定撇撇嘴,定州可能就笑而不语了。哪怕今天成了石家庄的“通勤圈”,被夹在两座更大城市中间,这座老城骨子里还是有点倔。谁年轻时不是风光一时,如今虽然归于平淡,但那段历史,真不是随口一说的。
往事别着急说。咱们常说“邻居的孩子会读书”,但有时候,家门口这块地是真藏着点东西。定州的故事,得从很早之前扒拉起——大约两千多年前的战国,那阵子别说什么保定、石家庄,就是“定州”这俩字还没定型。当时中山国就在这儿扎窝,定州的位置算得上讲究——通南北、望东西,正好蹲在路口瞧热闹。

至于那会儿保定?大差不差还在草原上刨草养马。正定的位置倒是也变来变去,像个搬家少年,总在河边逛腾。定州却一直稳当地做着大块头的主心骨,哪怕名称老变,什么安州、定州,有时一口气管着方圆几百里,听上去挺唬人的。
真正的高光时刻,得留给唐朝。那会儿,定州可不光是个县衙门,直接蹦成了大总管府。地图上画个圈,北擦到幽州,东摸着沧州、德州,南边连着邢台,一共扯了二十九个州的事儿。这阵仗,搁现在相当于管一大群县城和几个地市。说句实话,那个年头住在定州街头,你看见来来往往的官袍商旅,想必比现在堵车还热闹。

后来朝代换了又换。到了北宋还特意弄了个“定州路”,下面八个州。你说边界有时收收放放,但定州这个名字,始终没“掉队”。金朝、元朝到民国,都没把它冷落太久。倒是建国后,这根老骨头被来回分分合合,把手头的那些县镇分成了几块:一会儿是定县专区,忙活着十二个县——新乐、安国那些都是街坊邻居;一会儿又成了保定的“后院”。定州,像个刚进城读书的老村长,被拆分在更大的城市版图里。
到这儿闲话一句:历史里的“辉煌”吧,就是你翻书会觉得遥远,走大街却可能看不出来。但老定州的底子可不是闷头种田。早在北宋,定州就是蚕丝、织品的大户。缂丝、丝绸,那都是上等货。后来江南一统江山,生意才慢慢跑到南方去了。还别忘了“定瓷”——宋代五大名窑之一,不说了不起,也够后人夸嘴半天。

怎么说,咱们身边的北边保定、南边正定,哪怕后来一时风头出众,可要比深厚底蕴,还得是定州“扛把子”。这件事老城墙、石碑们都知道,太阳一落山,城门口的影子还在回忆。
可是说回现实,事没那么简单。你以为辉煌总是能留到现在?解放以后,全国“分田到户”一样分地盘,想让行政区划棒棒哒,定州这块老骨头又被掰成三瓣。那阵子河北地儿大人多,动不动一个专区就十几个县。定州地理位置正中腰眼,拿来做“枢纽”挺好,可最后还是按下葫芦浮起瓢,把手上的十几县分给了保定、石家庄、沧州。说真的,要是咱定州那时候能单飞一把,弄个属于自己的地级市,现在的河北地图八成会多一道亮色——经济、人口、情面都不一样。

但哪有“如果”啊。现实总是要人适应的。地市一并,资源、政策、机会慢慢往更大市里流,定州人有时候琢磨:咱们是“省直管县”了,可身边的亲戚朋友,工作、买房、甚至娃娃上学,总还是要往外跑。城里人习惯了热闹,新区的地铁可一路修到家门口,定州却还在看路灯什么时候多亮几盏。
不过日子还得往前过,每一年都盼着下一年更顺当点。这几年都市圈的概念火了,像石家庄这样的“大圈”,定州也成了“核心成员”,谁说不是赶了个潮流?早晚高峰,动车呼啦啦过一辆就是七八分钟,年轻人通勤比回娘家都快。

定州未来能变成啥样?升不升地级市可能不那么重要。重要的是,老城的烟火气得留住,麦熟的时候还能闻到麦香,路边的早点摊子还能吃到冒热气的豆腐脑。一座城,热闹不光靠楼高路宽,还得有几分人心上的安逸。
老家的老人常念叨:“定州啊,小时候你们不会觉得它好,可是走远了才明白那点旧日子别处抄不来。”或许几十年后,火车站边走出来的新一代也会讲:这里虽然不是最强最富,却藏着让人回头的理由。

说白了,辉煌有时像饭桌上的炖菜,热闹是过,余味才久。定州可能错过了“大市”的牌子,但老底子还在,将来会怎么变,谁说得准呢?
你要是问我,这座城,是不是还会有新的轮回?我也说不清。毕竟一城人的命运,从来不是一纸规划说了算。日子长着呢,留点悬念,这才像故事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大定州为什么被拆分了呢?以后还有机会成为地级市吗?未来展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