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毒战争3万人死亡?菲律宾副总统为父上诉:健康评估能否破局?
80岁的杜特尔特被关在荷兰,法院派了三类医生去量他脑子还能不能转,10月31日交卷,11月5日就要决定他是继续坐牢还是走向审判席,这一步直接决定三万个亡灵能不能在法庭上开口。法院把专家名字全抹掉,连控辩双方都不准和医生说话,看似小题大做,其实是被“拖字诀”吓怕了。
辩方3月就甩出一份“多领域认知障碍”报告,要求无限期停审,理由写得模糊,却精准戳到法院最怕的点:高龄被告装糊涂。
国际刑案里只要被告被认定“无法听懂指控”,程序就得冻结,冻一次少则半年,多则几年,证人记忆会褪色,证据链会掉环,受害者家属的怒火也会被时间磨平。
法院干脆把评估切成硬任务,120天复查一次,堵死无限期口子,让“装病”变成高成本消耗战。
萨拉副总统跳出来喊“绑架”,还打包票说有第三国愿意接收老杜,表面是孝女救父,实际是2028年总统大选的前置广告。
杜特尔特家族在达沃市深耕四十年,手里仍握有私人武装和地方预算,萨拉需要把父亲塑造成“被国际欺负的民族英雄”,才能稳住棉兰老岛基本盘。
她拿“参议院调查无证人受恐吓”来反驳潜逃风险,却故意不提参议院无权跨境执法,荷兰法院只看羁押记录:老杜在位时曾放话“我下台就回老家”,海牙认定他一旦回国就能靠地方网络蒸发,拒绝临时释放就是掐断这条退路。
数字差最扎眼。
政府说6000,人权组织说3万,差出来的24000人算在哪一栏,决定老杜面对的罪名厚度。
政府只把“警方行动当场死亡”算进6000,组织却把“夜间被拖走再没回来”的失踪案、街头无名尸、殡仪馆无人认领的骨灰全算进3万。
法院采信的是后者逻辑,所以起诉书列了76起样板案件,却强调“系统性”,意思就是样板只是冰山尖,真定罪时可以把3万条命一次性算进量刑公式。
老杜团队拼命想冻结程序,就是怕这座冰山整座压下来。
法院把评估拆成三块:能不能听懂指控、能不能和律师商量、能不能在庭上为自己辩解。
这三项全过,案子立刻进入“确认指控”听证,最快明年开庭;只要有一项被刷掉,程序每120天重启一次,羁押不停,案号不销。
老杜的身体如果真垮,法院不会放人,只会把法庭搬到病房,让审判变成病床边的直播,照样念完三万遍死者名字。
国际刑案没有“保外就医”这一说,只要还有一口气,就得把程序走完,这是给以后所有下台总统看的样板:年纪再大也躲不掉。
萨拉想靠政治喊话换司法结果,注定撞墙。
国际刑事法院的钱来自缔约国摊派,法官靠选票上位却不怕丢饭碗,他们最怕的是“判了执行不了”。
老杜要是被放回国,菲律宾政府完全可能拒绝交人,法院面子就碎一地。
所以法官宁可被说成“不近人情”,也要把老头按在荷兰,哪怕只是象征性关着,也能给后来者立规矩:只要你签过《罗马规约》,退约也洗不掉旧账。
10月31日的报告只有两种结局:老杜脑子合格,审判继续;老杜脑子不合格,120天后继续测。
无论哪种,他都出不了斯海弗宁恩监狱的铁门,三万条命也不会因为他的岁数被一笔勾销。
萨拉可以继续在马尼拉开记者会,拍桌子说“这是政治迫害”,可镜头关掉后,她得自己面对一个事实:父亲欠下的命债,国际法庭打算用余生慢慢算。
法院不给“年老免审”这个选项,是不是告诉所有还在位的强人,只要子弹飞出去,哪怕你八十岁、哪怕你女儿当副总统,也换不回一张免罪券?
		页: 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