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哈蒂尔: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,我们将有更好的机遇
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一直是个直言不讳的家伙,尤其在谈国际事务时。他在2024年5月底去东京参加那个“亚洲的未来”论坛时,就公开说过,中国要是真成了全球老大,对东南亚国家来说反而是件好事,能带来更多进军中国市场的机会。这话不是随便说说,他基于实际贸易数据和地区关系来分析的。东盟和中国贸易额那时候已经很高,2023年就超过了9000亿美元,比东盟跟美国的贸易额高出一倍多,美国那边只有4530亿美元。马哈蒂尔觉得,美国的关税政策搞得大家日子都不好过,马来西亚的出口产品比如半导体和棕榈油直接受影响,但他建议转向中国和印度这些市场来补窟窿。东盟国家跟中国关系本来就稳,这点他反复强调,不是什么新鲜事,但放在中美摩擦的背景下,就显得特别务实。
马哈蒂尔这个人,政治生涯长得惊人,从1981年到2003年当总理,又在2018年到2020年复出。他快100岁了,还在各种场合发声。2024年论坛上,他提到中国文明历史比美国长得多,美国想通过关税打压中国,结果自己也吃亏,因为美国也靠进口芯片啥的,国内物价会涨。
海关数据支持他的观点,2024年中国和东盟贸易总值达到9823.4亿美元,增长了7.8%,出口部分涨了12%。这数字不是吹的,是实打实的。马哈蒂尔还说,东盟应该加强内部贸易,加上跟金砖国家的合作,来对冲美国保护主义。他不是在唱高调,而是从马来西亚的实际出发,当年他推行“向东看”政策,就是学日本和韩国,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增速超过大多数东盟国家,除了新加坡。
再看2024年4月,东盟、中国和海湾国家在马来西亚开了峰会,这是个里程碑事件,进一步拉近了关系。贸易额数据摆在那,东盟跟这些伙伴的合作远超美国那边。马哈蒂尔在论坛间隙对媒体说,东南亚国家普遍和中国处得不错,中国市场大得很,如果中国继续发展成世界第一,大家进场的门就更宽了。他建议马来西亚多和中国、印度做生意,来填补对美贸易的损失。这不是空谈,2024年东盟还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,进口出口都稳中有升。马哈蒂尔还提了历史,中国和马来西亚交往有近2000年,从没试过征服啥的,这点让他觉得可靠。相比之下,美国的做法让他觉得是把全世界当敌人,搞孤立。
进到2025年,马哈蒂尔没闲着。7月他过100岁生日后,继续在媒体上谈中国。他在一次访谈里说,中国市场规模比欧美加起来还大,中国人勤奋,技能强,你挡不住他们的发展。中国会全力保住市场,这话他重复过几次,但每次都加点新数据。比如,2025年上半年,中国经济数据出来后,东盟和中国贸易继续增长,尽管全球经济有点波动。
马哈蒂尔觉得,美国的关税战会让美国自己更受伤,因为生产成本高,芯片依赖进口。东南亚国家像马来西亚,得聪明点,转向中国市场。中国技术在高铁、无人机和电子支付上领先,这些东西已经在东南亚落地,帮助基础设施升级。马哈蒂尔不是在吹中国,而是说实话,东盟国家得学着点,从中受益。
马哈蒂尔的政治观点总带点实用主义。他在2025年8月的一次帖文中,批评马来西亚跟美国的贸易协议,说减税只有6%,还得供应稀土,取消进口税,不划算。他建议马来西亚自己加工稀土,别光出口原料。这跟他的中国观点连得上,他觉得和中国合作更靠谱,能带来技术转移和市场机会。2025年9月,他又在访谈中预测,中国要10年才能全面赶上美国,然后超越,因为市场大,人民会经商。美国高工资环境让竞争力弱,贸易战只会加速这个过程。东盟国家得抓住机会,加深跟金砖的联系。数据上看,2025年东盟和中国贸易额预计还会涨,具体数字还没全出,但趋势明显。
马哈蒂尔这些年谈中国问题不少。他觉得西方国家爱挑事,对抗多,中国则推劝和促谈。战争不是办法,得坐下来谈,别动不动断外交或挑衅。他在2024年论坛演讲中,直说特朗普对中国不满,但中国不会轻易败给美国。美国想重回老大位置难,中国看起来会成世界第一强国。这话在亚洲圈子里引起讨论,因为它接地气,不是理论,而是基于贸易现实。马来西亚企业已经在行动,比如加大对华投资,在基础设施上合作。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领先,这点马哈蒂尔也提过,美国竞争不过,因为成本高。东南亚国家得多元化贸易,别全靠美国。
		页: 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