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津湖战役“冰雕连”幸存者周全弟:虽然受伤,但我从不后悔丨致敬“最可爱的人”
视频加载中...川观新闻记者 李丹 韦维 文/图、视频
老战士档案
周全弟,一级伤残军人,1934年6月生于四川省南部县,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士,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——长津湖战役亲历者。
“虽然受伤了,我却从来没有后悔过。”10月21日,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荣军楼6楼的一户“光荣之家”里,坐在手摇三轮车里的91岁老人周全弟回忆起抗美援朝入朝作战的经历,老人坚定地说,对在战场上受伤他并不后悔,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和战友们肩并肩冲锋杀敌,没有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。
周全弟
周全弟的故事还要从75年前讲起。那一年他还不满16岁。
1950年10月25日,周全弟随部队从辽宁丹东夜渡鸭绿江秘密入朝,走出边境线30华里,才正式宣布此行是“抗美援朝、保家卫国”。周全弟和战友们写下保证书,抱着决一死战的决心走上战场。
行军大半个月后,部队抵达长白山脉南麓长津湖地区的军事要冲黄草岭。这一年,朝鲜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极寒天气。
“我们南方人,从来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极寒,冷入骨髓。“周全弟回忆说,他和战友把棉衣棉裤反着穿让白布里子在外,借冰天雪地来伪装自己,保持战斗状态,在零下40℃的雪地里一动不动埋伏了三天三夜,“饿了,每天只有3个土豆充饥;渴了,就抓起身旁的雪往嘴里塞。”直到第四天才收到战斗命令,但当时许多战士已经冻死在战地上,成了“冰雕连”。
周全弟回忆,第四天清晨冲锋号响起时,眼看战友们冲向战场,他却发现自己四肢麻木、无法动弹。“我爬不起来了,冻僵了,冲也冲不动,看到战友往前冲,我的眼泪一直流。”
战斗结束后,战友们返回伏地搜寻,发现了大雪覆盖下尚有一丝气息的周全弟,立即冒着枪林弹雨、踩着齐腰深的大雪,把他抬回了卫生所。医务人员发现他的双手双腿严重冻伤,便火速地将他送回我国东北35陆军医院。这时,周全弟被冻伤的双手双腿已感染,如果不马上动手术切除,就会有生命危险。医护人员纷纷为他献血,做好了手术准备。由于麻醉药品的缺乏,医生只能用冰块将他四肢包住,在他高烧昏迷不醒的状态下进行截肢手术:双手从前臂处、双腿从大腿根部截除。
术后,周全弟一直高烧昏迷,他梦见敌人的轰炸机追着他投弹,“轰”的一声强烈爆炸把他惊醒。睁开眼睛一看,自己躺在铺着稻草的地板上,顽强地活了过来。那时,距离手术已经过去7天了。
周全弟胸前的奖章
长津湖战役,一直埋藏在周全弟内心最深处,不仅因为这场战役最为残酷,是一场意志的比拼,也因为它改变了一位青年生命的轨迹,更因为这位青年曾经的誓言,历经75年的风雨洗礼,依然坚定如初。
周全弟展示“抱笔书法”。资料图
从部队转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休养后,周全弟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,克服自理关、学习关、战胜困难关,成为抱笔书法家,书写了自己的励志人生,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,一生都在冲锋向前。“活着,就是幸福,家有了,儿女有了。相比那些光荣牺牲的战友,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党给的,我身上的鲜血是医务人员的,我很满足。”
相关新闻:
涂伯毅:在战争中活下来,我是幸运的丨致敬“最可爱的人”
		页: 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