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月皇帝”朱常洛生有7子,除2子继承皇位外其他全部夭折,为何
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,是大明16帝中最没存在感的一位,而且也是最苦命的一位。他的生母孝靖皇后王氏是宫女出身,向来不得宠;而万历帝十分宠爱郑贵妃(皇贵妃),爱屋及乌十分偏爱郑贵妃所生皇三子朱常洵。正因为朱常洵的缘故,万历帝迟迟不肯将作为皇长子的朱常洛立为太子。
一直到万历二十九年,在历经十几年的国本之争后,朱常洛才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子,至于万历帝十分偏爱的皇三子朱常洵则是被封福王。
然而即便朱常洛被封皇太子,日子也并不好过。
不仅生母王氏被囚禁景阳宫不得自由,就连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也并不稳当。
在战战兢兢19年后,朱常洛才终于继承了皇位,史称明光宗。
多年战战兢兢、谨小慎微的生活,让明光宗养成了懦弱的性格,即便是继承皇位仍旧受郑贵妃与宠妃李选侍的控制与影响。
继承皇位仅一个月后,明光宗便因“红丸案”而去世了,成为明朝16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
好在光宗子嗣数量并不算少,3后10妃一共为其生了10个女儿7个儿子。只是光宗所生的这17个子女中,仅有3位公主、2位皇子长大成人。
公主我们暂且不提,这篇文章来看一下光宗的皇子。
光宗一共生有7位皇子,却仅有继承称帝的两位皇子长大成人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两子继承皇位明光宗去世时,王才人所生的皇长子朱由校已经15岁,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训“有嫡立嫡、无嫡立长”,在明光宗无嫡子的情况下,作为皇长子的朱由校继承皇位,史称明熹宗,年号天启。
熹宗虽然得以继承皇位,但是他并不喜朝政,朝政事务由宦官魏忠贤把持。至于熹宗的后宫,则是由乳母客氏。魏忠贤与客氏十分跋扈残忍,不允许熹宗的妃嫔生下皇子公主,若是哪位妃嫔怀孕的话,便会成为魏忠贤与客氏的眼中钉,要么除掉这位妃嫔,要么除掉这位妃嫔肚子里的孩子。哪怕是贵为皇后的张嫣,也未能幸免,嫡长子朱慈然生下来便是死胎。
就连皇后都如此,更何况是其他怀孕的妃嫔呢?
哪怕是能顺利生下皇子公主,这些皇子公主也无一长大成人。
然而即便如此,熹宗对魏忠贤与乳母客氏还是十分信任。
天启五年,熹宗在祭祀完方泽坛后便在魏忠贤与客氏的陪同下,一起在西苑游船,然而船却翻了,熹宗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。虽然被救起,但是因这次落水受到惊吓熹宗的身体便落下了病根,越来越差。
还因为喝了一种名叫“灵露饮”的仙药,而得了肿胀病,以至于不能下床。
天启七年八月时便到了弥留之际,熹宗在去世前将自己唯一还在世的五弟——信王朱由检,召到乾清宫,让五弟来继承皇位;不仅如此熹宗还将自己十分宠爱的皇后张嫣,也交给五弟来照顾。
八月二十二日,熹宗病逝了。
两日后,信王朱由检继承了皇位,史称明思宗,改年号为崇祯。
而朱由检,便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——崇祯皇帝。
崇祯十七年,也就是1644年,李自成率兵攻入紫禁城时,崇祯皇帝自缢,大明王朝正式结束。
明熹宗与明思宗,便是明光宗7子中,唯二长大成人的儿子。
那么,除了明熹宗与明思宗外,明光宗另外5子都是谁生的?怎么没有长大成人呢?
明熹宗的同母弟简怀王朱由㰒明熹宗与简怀王的生母是孝和王皇后,王皇后在明光宗朱常洛还是太子的时候,被选入东宫为选侍。因为得宠在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时生下了明光宗的庶长子——也就是明熹宗朱由校,因明光宗的结发妻子孝元贞皇后郭氏一直没有嫡子,王氏所生的儿子自然便是最有希望的隔代皇位继承人。而王氏,便母凭子贵,被晋封为了才人,在东宫的地位仅次于孝元贞皇后郭氏。
在晋封才人的次年,王氏便生下了简怀王朱由㰒。
有两子傍身的王氏,在东宫的实际地位极高;
孝元贞皇后郭氏病逝后,王氏也成为东宫地位最高的女人,来日朱常洛继承皇位,王氏便是最有希望的皇后人选。
然而朱常洛的身边多了一位十分得宠的李选侍(西李),仗着朱常洛对自己的宠爱,连有儿子傍身的王氏都不放在眼里,甚至还敢对比自己地位高的王氏动手。
王氏被打后,偏爱李选侍的朱常洛并未为王氏做主,以至于王氏万历四十七年三月抑郁而终。
至于熹宗的同母弟朱由㰒,则是在万历三十七年时夭折,去世时尚且只有4岁。
在明光宗继位后,按理说要追谥生母、发妻、早逝的妃嫔以及早夭的子女;奈何明光宗仅在位一个月便去世了,连生母的谥号都还未来得及定好,更何况是早夭的皇子公主呢?
熹宗继位后,在天启二年时,将早逝的同母弟朱由㰒追谥为简怀王。
皇三子朱由楫朱由楫,生母是王选侍。
万历三十七年时朱由楫出生,只是朱由楫并未活到父亲朱常洛继位便去世了。
万历四十四年时,尚且只有8岁的朱由楫夭折。
不管是作为父皇的明光宗,还是作为长兄的明熹宗,都为追封朱由楫。
可想而知,王选侍的地位有多低,不管是明熹宗继位还是明思宗继位都未给王选侍封号。至于王选侍所生的儿子,到了崇祯皇帝继位后,崇祯元年时才得到追封,被追封为了齐思王。
明熹宗养母所生的皇四子朱由模熹宗生母王才人去世后,熹宗便被交给了十分得宠李选侍(西李)来抚养,西李便成为了熹宗名义上的养母,若是来日熹宗继位,哪怕是将养母西李尊为皇太后也并非不可能。
然而西李虽然是熹宗养母,但是并未善待熹宗,正因为如此熹宗才十分依赖自己的乳母客氏。
而且在光宗朱常洛去世后,西李为了能有皇后之尊,竟然在乾清宫不肯搬走,而且挟持了将要继承皇位的熹宗。在东林党人的努力下,西李才不得不搬离乾清宫,熹宗才得以顺利继承皇位。
如此一位养母,熹宗又如何能孝顺呢?
不过熹宗也并未为难养母,而且还在天启四年时将养母西李尊为了康妃。
西李也十分长寿,活到了清康熙年间。
西李得宠与光宗,先后为光宗生下了一儿一女,而这一子便是皇四子朱由模。
若作为养母的西李能够安分守己的话,作为一母所养的朱由模自然也会得到熹宗的厚待,早早得到追封,然而朱由模的生母太不安分,也连累了自己亲生的儿子,迟迟没有得到追封。
到了崇祯元年,崇祯皇帝继位后,才将异母四弟朱由模追封为怀惠王。
皇六子朱由栩朱由栩的生母是光宗的傅懿妃,不过傅氏的妃位也并非光宗册封的,而是熹宗册封的。
光宗留下的妃嫔中,能得熹宗正式册封的很少,除了:
太子妃郭氏追封孝元贞皇后
熹宗生母王才人追封孝和皇后
熹宗养母李选侍尊康妃
地位高于熹宗养母的东李封庄妃外,
也就是傅氏,得到了熹宗的册封。
而熹宗之所以册封傅氏也是有缘故的:
傅氏是为光宗生下子女数量最多的一位后妃,先后生下三个子女,可想而知傅氏也曾得到光宗的宠爱。傅氏也母凭子贵,由一开始的淑女,为选侍。
只是傅氏所生的三个子女,仅有两个女儿长大成人,并得以嫁人。
至于傅氏所生的儿子——皇六子,还未来得及取名字便夭折了。一直到崇祯十四年,傅氏所生皇六子才得到了追封,被追封为湘怀王,而且在被追封为湘怀王两个月后,崇祯帝为六弟取了名字——朱由栩。
而崇祯皇帝之所以如此,也是有缘故的,傅懿妃曾同崇祯皇帝的生母孝纯刘皇后一同居住,傅懿妃是比较了解孝纯刘皇后的一位长辈。崇祯皇帝幼年时便失去生母,一生都对生母念念不忘、十分思念。所以便让人画了生母的画像,用来缅怀生母。
而最终的画像,便是在傅懿妃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。
正因为如此,崇祯帝为傅懿妃上徽号“温定懿妃”。
皇七子朱由橏朱由橏的生母是冯敬妃,冯氏在万历年间的时候并没有正式的封号,也并不怎么得宠,所生的儿子朱由橏也在出生后不久夭折,连名字都未来得及取。
熹宗继承皇位后,并未尊封默默无闻的冯氏;
到了崇祯皇帝继位后,崇祯七年时,将冯氏封为了敬妃。
至于冯氏所生的唯一儿子,也是在崇祯十四年时得到了追封,被追封为惠昭王;追封惠昭王两个月后,崇祯帝为其追赐了一个名字——朱由橏。
结语其实像明光宗这样,7个儿子仅有两子长大成人的情况,在明朝并不是什么稀奇事。像明光宗的祖父明穆宗所生的四个儿子中,有两子夭折;像明光宗的曾祖父,我们十分熟悉的嘉靖皇帝,所生8个儿子仅有两子长大成人,而且仅有明穆宗这一子活到了嘉靖帝病逝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