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胶州,银黄县:山东县域王者的巅峰对决
在山东半岛,流传着这样一句充满财气的民谚:“金胶州,银黄县”。一个闪耀如金,一个皎洁如银,既道出了两地历史上的繁荣,也引发了人们的好奇:究竟谁才是山东县域真正的王者?今天,就让我们走进这场跨越时空的“王者争霸赛”,看看胶州与龙口(原黄县)的巅峰对决。金银招牌的由来
“金胶州”的美誉,源自其作为古代北方重要通商口岸的辉煌历史。唐宋时期,胶州已是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节点,长江以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,全国五大商埠之一。这里的板桥镇曾设有市舶司,相当于今天的海关,见证了“帆樯云集、商贾辐辏”的盛况,财富积累如金光闪耀。
“银黄县”则指今天的龙口市。龙口旧称黄县,秦代置县,是全国最古老的县份之一。龙口地处渤海湾南岸,因龙口港得名,该港是莱州湾最大的人工深水港,贸易往来频繁,经济繁荣如银光流转。“银”字既体现了其富裕程度,也暗示其历史地位略次于“金”胶州,但依然是县域经济中的佼佼者。
这两座县城一个凭开放通四海,一个靠制造稳根基,常年霸占山东县域经济榜前列。若要论谁是真正的“山东县级王者”,这场较量可比煎饼卷大葱还上头。
经济硬实力:千亿俱乐部里的巅峰对决
比实力先看“钱袋子”,2024年的GDP数据直接拉开对战架势——胶州以1728亿元的总量稳坐山东县域头把交椅,连续6年保持经济体量领先,在全国一千多个县市里排到第18位。但龙口的反击堪称精准,1643亿元的GDP虽略逊一筹,却拿出了更亮眼的“含金量”:123.37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胶州更厚实,是全省仅有的两个百亿财政县之一,在全国都能排到第16位。
要是算“人均账”,龙口更是藏不住“隐形富豪”的底色。2025年人均GDP飙到21.7万元,比上海还高出一截,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,就连农民人均收入都超3万元,三项收入指标全是山东县域第一。胶州则胜在增长势能,2024年新签项目投资额超1300亿元,华为云数据中心当年签约当年交付,上合国际免税城还成了中免集团继海南后的战略重镇,扩张野心藏都藏不住。
产业王牌:开放枢纽与制造高地的较量
两座城市的产业打法堪称“刚柔并济”。胶州走的是“海陆空铁”通吃的开放路线,手里攥着三张王牌:4F级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通航全球126个城市,中国北方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天天发中欧班列,上合示范区更是聚集了30多个国家的特色商品馆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进出口额早破400亿元。这种配置让胶州成了“亚洲最大船用锅炉生产基地”,还靠智慧家居、电力钢结构拿下两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,是全国独一份的存在。
龙口则把“制造硬功”练到了极致,走的是“传统升级+新兴突围”的双轮驱动路。南山集团打造的“电力-氧化铝-电解铝-精深加工”全产业链,产值早就突破千亿,生产的铝材能供波音、空客造飞机,汽车零部件还批量供货比亚迪、小米。道恩集团更厉害,研发的TPV弹性体打破国外垄断,成了高分子新材料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。如今龙口仅链上企业就有471家,总产值超2000亿元,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胶州多不少,上市企业更是以11家的数量稳居山东县域第一。
港口经济是双方共有的加分项,但玩法各不相同。胶州港靠“多式联运”当枢纽,把日韩的货拉进来,再通过中欧班列送出去,打通了“东西双向互济”的物流通道。龙口港则是“硬核贸易派”,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,开通78条国际航线直达56个国家,还是中国最大的对非贸易口岸,2022年吞吐量就突破9000万吨,临港物流、能源储运做得风生水起。
交通底气:全域通达与枢纽核心的比拼
要当王者,交通必须“开挂”。胶州的优势在于“立体枢纽”,胶东国际机场让它实现“一小时飞全国、四小时联日韩”,加上济青高铁、胶济铁路穿境,还有高速公路织成的网,妥妥的青岛都市圈交通核心。这种“海陆空铁”四港联动的配置,让货物从港口上岸,经铁路进机场,全程无缝衔接,物流效率直接拉满。
龙口则走“全域覆盖+渤海核心”路线,公路织就“六横七纵”的主框架,荣乌高速、206国道横贯东西,蓬水线等公路纵横南北。铁路更有看头,龙烟铁路、大莱龙铁路、潍烟高铁三条线路在此交汇,潍烟高铁还能直达烟台蓬莱国际机场,实现“铁路换飞机”的无缝衔接。最关键的是,龙口港、屺姆岛港、裕龙岛港三个作业区联动,让它稳居环渤海经济圈的物流核心,向北能对接天津、大连,向南可辐射胶东半岛。
城市魅力:烟火气与幸福感的对决
王者之争不止于经济,还要看居民的“幸福指数”。龙口的民生答卷相当亮眼,不仅人均收入全省最高,城市建设也很实在。80万人口的小城,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,平均每7个人就有1个当老板,就业机会多,生活压力小。加上靠海的地理位置,夏天能去屺姆岛赶海,冬天有温泉可泡,烟火气里透着富足感。
胶州则胜在“宜居+潜力”。作为青岛都市圈的重要成员,它能共享青岛的教育、医疗资源,还拿下了“全国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”等荣誉。周末去上合示范区逛各国特色商品馆,到少海湿地公园散步,或是坐高铁去青岛看海,生活便利又有格调。2024年斩获102项省级以上荣誉,从民生到产业全面开花,让“金胶州”的名号越发响亮。
王者归属:各领风骚的双雄时代
若非要给这场较量分个胜负,其实更像“文武双状元”的对决——胶州是“文状元”,靠开放枢纽、创新平台抢占未来先机,2024年GDP领跑的势头和上合示范区的政策红利,让它在增量竞争中占尽优势;龙口是“武状元”,凭制造根基、财政实力筑牢发展底盘,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超高人均收入,彰显着“北方第一县”的硬核实力。
从赛迪百强县榜单看,2025年龙口排第7位,胶州排第17位,说明综合实力上龙口更受认可;但胶州1728亿元的GDP和开放型经济的天花板,又让它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。其实对山东来说,这不是“非此即彼”的选择题,而是“双轮驱动”的幸事——就像煎饼配大葱、海鲜搭啤酒,胶州的“金”与龙口的“银”,共同铸就了山东县域经济的黄金时代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