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一边要援助一边卖武器?非洲订单已上门,乌无人机凭啥能卖
在阅读文章前,辛苦您点下“关注”,方便讨论和分享。作者定会不负众望,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|昕昕
前言乌克兰最近整了个大活,泽连斯基直接在社交平台官宣:下个月起咱的武器要搞“受控出口”了,简单说就是——卖货!
这波操作纯属“被逼出来的富贵”。
乌克兰卖无人机2022年之前谁能想到,乌克兰现在能靠无人机在国际上刷存在感?三年前还得靠志愿者在车库里用树莓派主板攒机器,现在直接干出200多家无人机企业,产能飙到一年400万架。
就跟玩游戏开了外挂似的,本来只想凑齐“保命装备”,结果不小心把“生产技能”点满了,自家军队一天才用3000架,剩下的堆着都落灰,可不就得琢磨着变现嘛。
之前的出口流程那叫一个“地狱模式”,想拿许可比考公还难,今年5月制造商们实在扛不住了,集体写公开信催泽连斯基“开门做生意”——毕竟产能利用率还不到30%,再不让卖就得喝西北风了。
现在终于想通了:把过剩的无人机卖给美国以外的国家,赚的钱再买急需的拦截式无人机,这不就是“以货换货”的进阶版?
最逗的是泽连斯基的“生意版图”,胃口是真不小:欧洲、中东、非洲全想拿下,据说已经有非洲国家递了订单,首个合作国也定了。
这波属于“战场打出来的口碑”,毕竟他们家的无人机是真能打——800美元的FPV能炸掉几百万的坦克,效费比直接拉满,谁看了不心动?
不过想跟美国做生意还得“闯关”,泽连斯基刚去白宫找特朗普唠嗑,本来想搞个“导弹换无人机”的大交易:我卖你无人系统,你给我“战斧”导弹。
结果聊半天啥也没成,特朗普就给了个“态度开放”的空头支票,合着俩人演了出“商业互吹”,转头泽连斯基就抱紧北约大腿,靠PURL计划接着买美国武器,这波操作属实是“左右逢源”了。
说起来这PURL计划也挺有意思,表面是帮乌克兰凑装备,实则是美国让欧洲“买单”的套路——欧洲掏钱存在美国账户,再买美国武器给乌克兰,等于变相给美国军工复合体送业绩。
泽连斯基心里门儿清,一边靠着这计划进货,一边抓紧卖自家货,主打一个“两头不落空”。
结语现在的乌克兰算是把“战争生意经”玩明白了:前线用无人机打战术,后方靠无人机搞创收,还顺便给自家武器打广告。
就是不知道这生意能不能长久,毕竟隔壁俄罗斯都开始用光纤无人机了,乌克兰还得赶紧补技术短板。
不过能从“受援国”熬成“卖家”,这波逆袭已经够传奇了。
		页: 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