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31 19:01

加沙再次被空袭致50死22童,停火协议遭践踏,加沙再陷入人道危机

当地时间10月29日,以色列对着加沙地带发动了多轮空袭,这事不是小道消息,巴勒斯坦民防机构都跟法新社证实了,空袭已经造成至少50人死亡,还有大概200人受伤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,死者里有22个是儿童,还有不少妇女,本来10月10号的时候,双方刚签了停火协议,加沙好不容易能喘口气,结果这空袭一搞,协议直接面临破裂危机。

民防机构发言人马哈茂德・巴萨勒说得特别激动,说从昨晚开始空袭就没断过,这明摆着是践踏停火协议,加沙现在已经快陷入灾难性绝境了。
每次听到这种消息都挺难受的,平民从来都是冲突里最无辜的群体。

一、边境摩擦引爆冲突冲突升级的源头,得回到10月28号的边境摩擦,以色列军方说,哈马斯的武装人员当天对驻扎在加沙“黄线”内的以军发动了袭击,这违反了10月10号生效的停火协议。
这里得先说说“黄线”,它是停火协议里约定的以军撤军边界,以军早在10月11号就完成了后撤部署,但即便这样,他们控制的范围还占着加沙地带53%的领土。

本来想,撤军了总能少点矛盾吧,但后来发现,领土控制范围没谈拢,摩擦还是容易找上门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很快就下令“强力攻击”。
至于以军自己有没有伤亡,他们没直接回应,只强调这次行动是“对违约行为的必要报复”。

另一边,哈马斯马上发声明否认,说自己跟拉法地区的袭击事件一点关系都没有,还在坚定遵守停火协议。
哈马斯还说了个事,他们本来要移交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的遗体,结果因为以方的军事行动被耽误了,在他们看来,移交延误的责任全在以色列。

两边各说各的理,互相指责,停火协议执行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,就这么爆发了,巴以之间的信任本就脆弱,这么一闹,想再回到谈判桌前就更难了。
二、停火协议早埋隐患这份停火协议是特朗普政府斡旋成的,一开始大家都寄予厚望,第一阶段的框架很明确,以军撤到“黄线”,开放人道援助通道,哈马斯则释放被扣押人员,归还遗体。

还有美国、卡塔尔、埃及、土耳其四国组成工作组,负责监督执行,协议生效后的三周里,加沙确实迎来了短暂的平静,但平静下面早就暗流涌动。
10月19号的时候,以军在“黄线”设置了实体标记,还警告说“越线就开火”,哈马斯那边也没闲着,多次抱怨人道援助准入不够,如此看来,协议的漏洞其实早就埋下了。

以前巴以也签过不少停火协议,大多因为执行细节模糊失败,这次虽然提了“开放人道援助通道”,但没说清楚援助到底要多少、怎么运,监督工作组的权责也没明确。
真出了问题,没人能站出来仲裁,矛盾自然会越积越多,哈马斯抱怨援助不够,加沙人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缺,协议里的“充足供应”成了空话,这冲突复燃也不算意外。

三、加沙人道危机升级冲突一升级,最遭殃的还是加沙的老百姓,人道主义灾难眼看着就发酵了,加沙最大的医疗机构希法医院透露,急诊室已经被伤亡者挤满了,有些重伤员因为药品短缺,连生命都面临危险。
医院的床位早就不够用了,医护人员估计也到了极限,连轴转着救人。

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急得不行,赶紧呼吁停火,说过去两年的冲突已经导致6.7万人丧生,100多万人流离失所,加沙根本承受不起新的战火。
搞不清为啥每次冲突,受伤的都是无辜平民,加沙的人口密度本来就高,空袭一来,想躲都没地方躲,而且这里大概80%的人都靠人道援助生存,这次空袭一搞,物资运输更难了。

老百姓连吃的、喝的、治病的药都没保障,这日子真的没法过,很显然,不管冲突的理由是什么,让平民陷入这种绝境,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。
四、各方态度分化难和平面对这么严峻的局势,国际社会的态度却分化得厉害,联合国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直在努力,红十字还想通过拉法口岸运药品进去,结果因为安全局势受阻。

作为调解方的美国,态度就有点微妙了,白宫只说“关注局势升级”,连谁对谁错都没评判。
本来想,美国既然参与斡旋了,总得积极点吧,后来发现,他们可能更关注伊朗那边的事,对巴以冲突没那么多精力管了。

倒是埃及和卡塔尔,急着启动外交协调,分别召见了以方和哈马斯的代表,要求他们回到谈判桌前,这也能理解,埃及、卡塔尔离加沙近,万一冲突外溢到自己国家,麻烦就大了。
毫无疑问,巴以冲突这么多年,一直陷入“停火-开火”的循环,核心问题还是历史领土争端、宗教矛盾这些根本问题没解决。

停火协议顶多是“临时休战”,没有长期的政治解决方案支撑,早晚还会出问题,而最可怜的,始终是那些无辜的平民,尤其是孩子,他们没做错任何事,却要承受冲突带来的痛苦。
希望国际社会能真的行动起来,先保障加沙平民的基本生存,再帮着巴以双方找到能长期和平的办法,毕竟,没有任何理由,能让孩子成为冲突的牺牲品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加沙再次被空袭致50死22童,停火协议遭践踏,加沙再陷入人道危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