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31 22:25

俄方披露中美谈判,特朗普准备的“金融核弹”,已被中方提前拆除

俄方透露的情报显示,中美谈判前,特朗普为中国准备的“金融核弹”,已被中方提前拆除了。就在最近,中美经贸关系出现阶段性缓和,双方同意暂停加征关税一年,为各自争取了战略窗口期。不过根据新加坡媒体和俄方透露的情报显示,特朗普在中美谈判前,已经做了最坏打算,如果与中方谈崩,很可能启动“金融核弹”,即将中国踢出SWIFT系统,作为一个选项。
但根据俄方透露的消息,特朗普为中国准备的“金融核弹”威胁,已被中方提前拆除了,不仅如此,中方还反将一军。

这次中美釜山会晤前,就传出特朗普政府曾威胁将中国部分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的消息,以此切断中国与国际结算体系的联系。要知道,这个手段无异于“金融核弹”,能够瞬间瘫痪一国的跨境贸易和资本流动,不过中方早已有了应对措施。
据俄罗斯卫星社30日报道,其实中方早在2022年,就已经未雨绸缪,普京的特别代表季托夫告诉记者,中方采取了两个措施应对,其一是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,联合东盟、中东、俄罗斯等经济体,构建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替代网络,而且已经形成了规模。
其二,新系统交易处理时间缩短至10秒内,手续费极低,目前覆盖东盟10国、中东6国及俄罗斯等,2025年交易额已超6400亿元。
不仅如此,中方避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,还借助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(如CIPS)扩大了“去美元化”阵营,半年内交易额就突破了6400亿元人民币。这一进程也进一步表明,中国在金融领域的战略预备,已从防御转向主动破局,让美方能够威胁的底牌又少了一个,迫使美方不得不回到谈判桌。

看得出来,根据俄方透露的情报来看,美方还是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金融自主能力。中方通过贸易多元化,打出的组合拳,已经削弱了美方讹诈的杠杆。彭博社就指出,美国对中国电子产品和机械的依赖度,远高于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,导致美方在贸易战中“痛感更强”,这句话如今来看,不是虚的。
其实中方的金融防御体系,并非临时应对,而是基于对美元霸权风险的长期研判。例如,中国央行自2014年,就已研发数字人民币,2023年与东盟完成系统对接。这种前瞻性布局使中国在面临SW切断威胁时,就能迅速地将贸易结算转向本币体系,避免重蹈俄罗斯被制裁初期的被动局面。

而且成果也很明显,“去美元化”阵营也不断扩大。举个简单例子,数字人民币跨境系统的吸引力,不仅在于效率,更在于中立性。近年来,美国将SWIFT武器化的行为,如对俄制裁,让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了美方的丑恶嘴脸,这也进一步促使中东、东南亚等资源输出国积极寻求替代方案。
所以中方通过CIPS系统,与这些经济体绑定,就顺其自然,顺水推舟,逐步形成了“非美元贸易圈”,同时也进一步削弱了美国金融制裁的威慑力。

其实对于美国来说,就算谈崩了,也未必敢动用“金融核弹”,一方面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引发国内通胀和盟友离心,若再启用“金融核弹”,可能加速美元霸权瓦解。所以表面上看,美方姿态很强硬,但实际行动也受限。
但无论如何,中美仍将以关税谈判为主要战场,金融制裁作为“威慑选项”,美方时至今日,也不敢轻易动用,原因很简单,中方面对“金融核弹”时的从容,源于多年的积累。更何况,特朗普政府的激进施压,反而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进程,这一结果,是美方不希望看到的。
还是那句话,中美金融博弈的胜负手,不在于谁的武器更锋利,而在于谁能为世界提供更稳定、更公平的替代选择。
这次化解美方“金融核弹”风险,进一步说明,我们坚持“打谈结合”原则,以金融自主为底线,通过扩大内需和朋友圈,如深化RCEP合作,对冲外部压力。未来一年暂停关税的窗口,也为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攻坚争取了宝贵时间,总之,这次次会谈成果还是好的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俄方披露中美谈判,特朗普准备的“金融核弹”,已被中方提前拆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