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诞节停车场酿祸!女子骨折留终身伤,企业赔8250万
圣诞购物季,佛罗里达州冬季花园购物中心的Target超市停车场里,44岁的奥尔加抱着女儿穿行。当时停车场人挤人、车挨车,她想着避开车流快点走,没留神脚下沥青路和水泥路缘的交界处,那里有个微微隆起的不平处,她一脚踩上去,瞬间就失去了平衡。
这一摔可不是小事,她的左脚踝又扭又折,右小腿的胫骨和腓骨还断了好几处,后来医生在她右腿里装了金属钢钉和固定杆,康复期里的疼就没断过。
这种伤看着就揪心,代理律师说她遭了“毁灭性、终身性的伤害”,现在不光走路受限制,疼还会一直跟着她。
本来想觉得只是摔了一跤,养养就好,后来发现这伤直接把她的生活全打乱了工作没法做,日常出门都得靠人帮,连陪女儿玩都成了奢望。
圣诞季停车场的“隐形陷阱”其实圣诞季商场出这种事,说意外也不算完全意外,之前查过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,2019年圣诞季商场客流量比平时多不少,周末停车场的车流更是比平日密很多。
大家都忙着买东西、赶场子,注意力都在避车上,很少有人会盯着脚下看。
美国消费者安全委员会当时还有报告说,那年圣诞季商场停车场的“绊倒伤害”,占了全年同类事故的三分之一还多,大多是路缘坏了、积雪没清干净导致的。
奥尔加这伤的后续花费也很惊人,医学上这种胫腓骨多处断裂叫“粉碎性骨折”,康复期至少要一年,而且有三成患者会留下长期关节疼的毛病,以后可能还得靠辅助器械走路。
光治疗这块,平均就要花15到25万美元,更别说她因为行动受限丢了工作,佛罗里达州当时全职工作者一年平均能挣5.2万美元,按她还能工作的年限算,少赚的钱就超百万了。
这么算下来,这场意外带来的损失,早就不是“摔跤”两个字能概括的。
身体的伤痛还没完全消退,奥尔加就面临着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谁该为这场意外负责?2021年,她正式向Target公司和商场业主SiteCentersCorp提起诉讼,这场耗时两年的法律博弈就此开始。
这场官司争的不只是钱被告方一开始的说法,让人有点没法接受,他们说那个路缘的问题“明显可见”,奥尔加自己能避开,所以他们不用负责,还提出给25万美元和解。
25万看着不少,但跟奥尔加的损失比,根本不够看,按她术后需要长期康复算,光未来20年的医疗费就可能要80万,25万连零头都不够。
而且被告连句“我们有责任”的话都没说,换谁可能都不会同意和解,这里就得提提佛罗里达的法律了,当地《民事侵权法》里明确说,商场这种地方的管理者,要对来消费的顾客负“合理安全保障义务”
要是知道有隐患还不修、不提醒,就得担责,2020到2021年,当地类似的商场滑倒案,平均和解金额也就8.5万。
Target给的25万确实超了三倍,但问题不在钱多少,在态度他们始终没承认自己没做好维护,这才是奥尔加拒绝的核心原因。
后来陪审团的判决出来,不少人都吃了一惊:商场业主担90%的责任,Target担10%,总共要赔1130万美元。
一开始我还纳闷,为啥责任划分差这么多?后来查了才明白,这是按“过错程度”来的。
商场业主是停车场的直接管理者,路缘坏了没修,是“主要过错”;Target作为租户,没帮忙查隐患、没设警示标志,是“次要过错”,这符合当地“比较过错原则”的逻辑。
赔偿金额也不是随便定的,美国民事赔偿分“经济损失”和“非经济损失”,奥尔加的医疗费、丢工作的损失加起来约120万,剩下的1010万主要是补偿她的疼痛和精神创伤。
佛罗里达州对“非经济损失”本来有35万的上限,但“永久性严重伤害”能突破这个限制,陪审团觉得她受的罪,值得这么多赔偿毕竟终身的疼和行动不便,不是几十万就能弥补的。
判决出来后,全美的讨论一下子就,有人说这是美国民事赔偿的“天价荒诞”,觉得赔太多了;也有人说这是对企业“安全疏忽”的必要惩戒,就该这么罚。
Target和商场业主到现在都没公开回应,但法律圈里早就把这事当成热门话题了。
其实类似的争议之前也有过,比如2018年的“星巴克热咖啡烫伤案”,当时原告获赔64万,也有人觉得夸张,有人觉得该赔。
美国律师协会2022年做过调查,六成多人觉得“高额赔偿能逼着企业重视安全”,三成多觉得“容易引发虚假诉讼”。
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,但换个角度想,企业花点钱修修路缘、设个警示,比让顾客摔成终身残疾要划算得多。
而且这案子之后,佛罗里达不少商场都开始频繁查停车场设施,Target还在全美门店搞了个“路面隐患上报系统”,要求员工每周检查上报这么看,这场官司至少让更多企业开始注意这些“小隐患”,也算是个好事。
奥尔加这场官司打了五年,拿到1130万美元赔偿的时候,估计心里也五味杂陈。
她赢的不只是钱,更是对自己遭遇的“被正视”终于有人承认,那场意外不是她的错,是企业没尽到该尽的责任。
这个案子的核心不是“千万赔偿”多惊人,而是它提醒所有企业:公共区域的安全没有“小事”,一点路缘的不平,可能就会毁了一个人的生活,企业要是敢忽视,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。
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逛商场、停车场的时候,也得多留意脚下,但更希望的是,以后不用再靠“自己留意”来避免伤害,企业能把该做的安全保障做到位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