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为何对王濛严惩不贷,即便她手握四枚奥运金牌。
运动员的成绩再耀眼,如果触碰底线照样受罚。王濛的职业生涯就是最真实的例子,她先后三次被国家队开除,哪怕她战功赫赫。2007年,那是王濛第一次被退回了省队。当时李琰接任主教练,并推行全新训练模式。但是王濛已经习惯了原有的训练体系,拒绝配合,甚至她还公开冷落教练。
当她在亚冬会夺冠后,竟绕过场边等待击掌的李琰,头也不回的离开赛场。国家队也随后作出反应,将其退回省队。在十个月的省队活中,她没闹也没辩解,默默的训练,琢磨自己的问题。
在2008年,她重返国家队,态度彻底发生了转变。训练过程中也不再顶撞,战术也能全部接受,甚至还用数据复盘每个技术细节。
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,她成功卫冕了短道500米金牌,冲线之后便向李琰磕了两个头。那时,她终于明白,金牌不是一个人能赢得的。
但王濛性格里的锋芒却难以磨平。2011年,丽江的冲突的风波还未平息,她又与领队王春露爆发矛盾,并导致对方骨折。
这次,国家队直接撤掉了她队长的职务,并禁赛。即使是再顶尖的运动员,只要反复挑战纪律,最后只能付出代价。
但退役后的王濛并没离开体育圈。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,她作为嘉宾出现在解说席上,那一句“我的眼睛就是尺”又让他火遍全国。
有人问她是否后悔曾经的冲动,她答得干脆:“不硬气就不是王濛了”。竞技体育需要成绩,但更需要底线。
三次开除,两次回归,你看王濛是可惜还是可敬?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