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孚实业的前世今生:2025年三季度营收166.33亿行业第九,净利润10.68亿行业第七
来源:新浪证券-红岸工作室中孚实业成立于1997年1月28日,于2002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,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河南省巩义市。公司是铝行业领军企业,业务覆盖煤炭开采、火力发电、电解铝及铝精深加工,具备绿电铝资源与成本优势。
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、火力发电、电解铝和铝精深加工产品的生产、销售及技术研发,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- 工业金属 - 铝,涉及有色铝、超导概念、增持回购核聚变、核电等概念板块。
经营业绩:营收行业第九,净利润第七
2025年三季度,中孚实业营业收入达166.33亿元,行业排名9/31,行业第一名中国铝业为1765.16亿元,第二名创新新材为587.16亿元,行业平均数为165.62亿元,中位数为58.3亿元。当期净利润为10.68亿元,行业排名7/31,行业第一名中国铝业为172.96亿元,第二名云铝股份为52.2亿元,行业平均数为13.46亿元,中位数为1.47亿元。
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,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
2025年三季度,中孚实业资产负债率为31.03%,去年同期为34.58%,低于行业平均的46.20%,偿债能力方面表现良好。当期毛利率为13.48%,去年同期为11.05%,高于行业平均的10.69%,从盈利能力看较为可观。
董事长马文超薪酬182.39万元,同比增加83.56万元
公司控股股东为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实际控制人为Vimetco N.V.、张志平、张高波。董事长马文超,1970年出生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。2007年5月至2021年11月,历任公司综合处主任、总经理助理等职;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任河南中孚高精铝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;2021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。2024年薪酬182.39万,2023年98.83万,同比增加83.56万元。总经理钱宇,1980年出生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工程师。2002年9月至2011年12月,历任河南中孚电力有限公司生技部副部长等职;2011年12月至2018年11月,历任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等职;2018年11月至2022年4月任河南中孚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;2021年11月至今任公司董事、总经理。2024年薪酬116.37万,2023年58.95万,同比增加57.42万元。
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增加4.73%
截至2025年9月30日,中孚实业A股股东户数为8.08万,较上期增加4.73%;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.96万,较上期减少4.51%。十大流通股东中,永赢睿信混合A(019431)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,持股8012.90万股,为新进股东;永赢稳健增强债券A(014088)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,持股4857.97万股,为新进股东;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。
国盛证券指出,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6亿元,同比 - 0.6%;归母净利11.9亿元,同比 + 63%。业务亮点如下:1. 上半年完成豫联集团持有的中孚铝业24%股权收购,电解铝产能提升至75万吨/年。2. 持续开展“绿色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”工作,新增并网装机约21.5MW,累计并网规模约达77.55MW;铝精深加工产品再生铝添加比例达61%;电力板块燃煤清洁运输比例达100%,电解铝业务氧化铝原料短途运输比例达80%。该机构预计2025 - 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18/23/27亿元,对应PE 14.5/11.1/9.4倍,维持“买入”评级。 中原证券指出,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.74亿元,同比下滑3.82%;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.07亿元,同比增长59.55%。业务亮点如下:1. 完成豫联集团持有的中孚铝业24%股权收购,电解铝权益产能提升至75万吨/年。2.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,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约21.5MW,累计并网规模约达77.55MW;铝精深加工产品再生铝添加比例达到61%;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铝循环再生项目,首期年产15万吨UBC合金铝液项目部分产能已投入运行。3. 2025年初发布员工持股计划,截至8月12日完成股票购买,累计买入公司股票约3.3亿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8.21%;4月制定《未来三年(2025年 - 2027年)股东分红回报规划》。该机构预计公司2025 - 2027年营业收入为241.08/244.69/248.61亿元,净利润为21.26/22.32/23.90亿元,对应的EPS为0.53/0.56/0.60元,对应的PE为10.05/9.57/8.94倍,首次覆盖给予“增持”评级。
图:中孚实业营收及增速
图:中孚实业净利润及增速
风险提示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财汇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
		页: 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