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小白必看!90 个核心术语大扫盲(附分类 + 通俗解释)
整理了新手入门高频的 90 个股票术语,按 “基础概念→市场资金→基本面→技术面→操作策略” 分类,每个术语配 1 句通俗解释,看完能快速理清股市基础逻辑,欢迎补充更多实用术语~一、基础市场概念(18 个)
[*]A 股:境内上市、用人民币买卖的股票(我们常说的 “炒股” 主要指这个)。
[*]B 股:境内上市、用外币(沪市美元 / 深市港币)买卖的股票,普通人参与少。
[*]H 股:中国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(如腾讯、茅台 H 股)。
[*]IPO:公司第一次在股市发行股票(比如 “某企业 IPO 上市” 就是首次挂牌)。
[*]ST 股票:财务异常或有风险的股票,涨跌幅限制 5%(买前要警惕风险)。
[*]流通股:能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(总股本里除去不能流通的部分)。
[*]总股本:公司所有的股票数量(流通股 + 非流通股,决定公司市值规模)。
[*]龙头股:某行业里规模大、影响力强的领头股票(比如新能源的宁德时代)。
[*]题材股:靠热点题材炒作的股票(如 “AI 题材股”“元宇宙题材股”)。
[*]妖股:短期暴涨暴跌、走势反常的股票(风险极高,新手别碰)。
[*]蓝筹股:业绩稳定、规模大的优质股票(比如茅台、工商银行,适合长期持有)。
[*]红筹股:境外注册、主要业务在国内的香港上市企业(如中国移动)。
[*]白马股:业绩透明、增长稳定的优质股票(和蓝筹股类似,风险较低)。
[*]打新:申购刚发行的新股(如果中签,上市后大概率能赚钱)。
[*]解禁:原本不能流通的股票,到期后可以在市场买卖(可能导致股价下跌)。
[*]破发:新股上市后价格跌破发行价(比如发行价 10 元,上市后跌到 9 元)。
[*]破净:股票价格跌破每股净资产(说明市场对公司估值偏低)。
[*]除权 / 除息:分红或送股后,股价相应下调(比如 10 送 10 后,股价会减半)。
二、市场与资金(8 个)
[*]沪港通:内地和香港投资者互相买卖对方股市的通道(分沪股通、港股通)。
[*]QFII: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 A 股的资格(代表外资进入 A 股的渠道)。
[*]北上资金:通过沪股通、深股通流入 A 股的外资(被看作 “聪明资金”,常影响市场)。
[*]南下资金:通过港股通流入港股的内地资金(投资香港市场的主要渠道)。
[*]牛市:股市长期上涨、赚钱效应强的行情(比如 2015 年、2021 年的上涨周期)。
[*]熊市:股市长期下跌、亏损概率大的行情(比如 2018 年、2022 年的下跌周期)。
[*]牛皮市:股市横盘震荡、涨跌幅度小的行情(没明显方向,操作难度大)。
[*]崩盘:股市短时间内大幅暴跌(比如 2020 年疫情初期的全球股市大跌)。
三、基本面分析(9 个)
[*]基本面:分析公司经营状况的指标(包括净利润、净资产等,判断公司值不值得买)。
[*]市值:公司总价值(股价 × 总股本,比如 “市值万亿” 就是公司值 1 万亿元)。
[*]估值:判断股票价格贵不贵(常用市盈率、市净率衡量)。
[*]市盈率(PE):股价 ÷ 每股收益(数值越低,通常说明股票越便宜)。
[*]市净率(PB):股价 ÷ 每股净资产(适合金融、地产等重资产行业估值)。
[*]净资产:公司总资产减去总负债(代表公司的 “家底”)。
[*]净利润:公司扣除成本、税费后的纯利润(业绩好坏的核心指标)。
[*]商誉:公司收购其他企业时,多花的钱(商誉太高可能有减值风险)。
[*]货币政策:央行调控货币的政策(比如降息、降准会利好股市)。
四、技术面分析(15 个)
[*]技术面:通过股价、成交量等数据判断走势(不看公司基本面,只看 K 线图)。
[*]K 线:记录股票一天涨跌的图形(红 K 线代表涨,绿 K 线代表跌)。
[*]上影线:K 线上方的细线(代表当天股价涨到过的最高位,没守住)。
[*]下影线:K 线下方的细线(代表当天股价跌到过的最低位,被拉回来)。
[*]均线:股价的平均价格线(比如 5 日均线、10 日均线,看趋势的工具)。
[*]布林带:由 3 条均线组成的通道(判断股价波动范围,突破通道可能变盘)。
[*]成交量:当天买卖股票的总数量(成交量放大,说明市场关注度高)。
[*]量比:当前成交量和过去 5 天平均成交量的比值(大于 1,说明今天交易更活跃)。
[*]放量:成交量突然大幅增加(常伴随股价大涨或大跌)。
[*]缩量:成交量突然大幅减少(说明市场交易冷清,多空分歧小)。
[*]换手率:当天成交量 ÷ 总股本(换手率高,说明股票流通性好、交易活跃)。
[*]盘口:股票实时交易的行情数据(包括买一买二、卖一卖二、成交量等)。
[*]内盘:以买入价成交的量(内盘大,说明卖方主动抛售多)。
[*]外盘:以卖出价成交的量(外盘大,说明买方主动买入多)。
[*]委比:(委买手数 - 委卖手数)÷(委买 + 委卖)×100%(正数说明买方强,负数则卖方强)。
五、交易与操作(40 个)
[*]总手:当天成交的股票总手数(1 手 = 100 股,总手 1 万就是成交 100 万股)。
[*]现手:当前最新一笔成交的手数(看实时交易的活跃度)。
[*]涨停板:股价涨到当天最大涨幅(A 股普通股票涨停是 10%,ST 股是 5%)。
[*]跌停板:股价跌到当天最大跌幅(和涨停板对应,跌幅达上限后停止下跌)。
[*]做多:看好股价上涨,先买后卖(我们平时 “买股票” 就是做多)。
[*]做空:看空股价下跌,先借股卖出再买回(A 股主要通过融券实现,新手少用)。
[*]轧空:做空的人被迫买回股票(因为股价涨了,不买回会亏损更多)。
[*]多杀多:很多做多的人同时卖出股票(导致股价大跌,比如 “恐慌性抛售”)。
[*]仓位:投入股市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(比如 “仓位 50%” 就是一半钱买了股票)。
[*]满仓:所有资金都买了股票(没闲钱,风险最高)。
[*]空仓:没买任何股票(全是现金,适合行情差的时候)。
[*]建仓:开始买入股票(比如 “建仓某股” 就是第一次买这只股票)。
[*]减仓:卖出部分股票(降低仓位,锁定部分利润或减少亏损)。
[*]清仓:卖出所有股票(完全退出某只股或整个市场)。
[*]加仓:在已有仓位基础上,再买入更多股票(看好股价继续涨时操作)。
[*]追涨:股价上涨时,跟着买入(可能赚快钱,但也容易追在高位)。
[*]杀跌:股价下跌时,跟着卖出(避免继续亏损,但可能卖在低位)。
[*]抄底:在股价下跌到底部时买入(想捡便宜,但难判断 “底” 在哪)。
[*]逃顶:在股价涨到顶部时卖出(锁定最高利润,同样难判断 “顶”)。
[*]解套:之前买的股票,跌到亏损后又涨回成本价(比如 10 元买的,跌到 8 元又涨回 10 元)。
[*]洗盘:主力故意打压股价,让散户卖出(洗完后再拉升,散户容易被洗出去)。
[*]震仓:和洗盘类似,主力通过涨跌震荡,吓走散户(目的是收集筹码)。
[*]筹码:投资者持有的股票(“筹码集中” 说明很多股票在少数人手里)。
[*]出货:主力高位卖出股票,套现离场(出货后股价常大跌,散户容易接盘)。
[*]护盘:主力或机构在股价下跌时买入,稳住股价(比如大盘大跌时,国家队护盘)。
[*]获利盘:买入后已经赚钱的筹码(获利盘多,说明很多人可能会卖出止盈)。
[*]套牢盘:买入后亏损、没卖出的筹码(套牢盘多,股价上涨时会有抛压)。
[*]配股:公司向老股东低价发行新股(股东可以选择买或不买,不买可能吃亏)。
[*]跳水:股价短时间内快速下跌(比如几分钟内跌 5%,像 “跳水” 一样快)。
[*]盘整:股价在小范围内波动,没明显上涨或下跌(横盘整理)。
[*]反弹:股价下跌后,短暂上涨(不是反转,反弹后可能继续跌)。
[*]冲高回落:股价涨到高位后,又跌回原位或更低(比如涨 5% 后,又跌回 1%)。
[*]阴跌:股价慢慢下跌,每天跌一点(持续时间长,亏损会逐渐扩大)。
[*]补涨:同一板块里,其他股票涨了,某只股票后来才涨(补涨幅度通常不大)。
[*]滞涨:市场或板块在涨,但某只股票不涨甚至下跌(“滞涨股” 通常不受资金关注)。
[*]停盘(停牌):股票暂时停止交易(比如开重要会议、出重大公告时,会停牌)。
[*]复盘:停盘的股票恢复交易(或收盘后,投资者回顾当天行情、总结经验)。
[*]通货膨胀:物价普遍上涨,钱变不值钱(会影响货币政策,进而影响股市)。
[*]通货紧缩:物价普遍下跌,经济不景气(通常对股市不利,企业盈利会下降)。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		页: 
[1]